
近500名医护人员在ICU夜以继日工作。她们多数已经连续封闭工作超过二十余天。

2月21日,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哈医大一院院长于凯江(左二)在ICU内与省领导连线,汇报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情况,并在病房进行会诊。

2月27日,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在ICU俯身与患者交流。

2月27日,两位护士正在ICU内交接班。

3月4日,当治愈的患者离开过渡病房时,护士王淑霞画了一幅笑脸,鼓励他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护士韩楚琦说,已经好久没吃到冰激凌了,所以在隔离服上画了一个。

2月23日,护士王佳欣在隔离区外庆祝自己36岁的生日。救治中心登记了所有医护人员的生日信息,生日当天会把定制好的蛋糕送上。

过渡病房的护士们手写了多份话语温馨的“板报”,压在护士台下,鼓舞在此治疗的患者。

2月27日,“90后”女护士李华明在ICU内。
□文/摄本报记者张澍
2月11日,哈医大一院接到省应对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的命令,将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作为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集中收治危重症患者,向新冠肺炎病毒发起总攻。
经过20小时的改造和消毒,2月12日晚,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集结了近400名(后期又陆续补进100余人)精锐的医护人员。陆续接收七台河、绥化等地的60余位危重症患者。
白衣战士,众志成城。ICU,是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但也是医护人员每天义无反顾前进的方向。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专业的护目镜,在层层包裹下,我们只能看到在隔离服上写下医者的名字,是对他们的身份识别,更是作战先锋必胜信念的宣誓。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由于包裹着鞋套,他们的前进没有留下任何脚印,但却向病魔持续发起着无声的宣战。
走廊里,一个个不知疲倦的医护人员,是患者眼中最美的身影;行进间,一个个胜利的手势,是他们歼灭病魔的坚强决心。
在重症监护室内,每一台监护仪,记录着患者的生命体征;仪器上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
距离,是隔离病毒的警戒线,但也更是患者的强心剂。与患者的每一次握手,拉近的不止是物理的空间,更是心的距离。
反复查看患者的病历、时刻紧盯他们的临床反应,无论病情有多复杂,医护人员从来都没有放弃每一个生命。
专家组组长、哈医大一院院长于凯江与相关学科专家,对救治中心每一位患者进行会诊。在国家新冠肺炎治疗指南的基础上,分析研判患者的具体情况,一人一策,实时调整救治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截止到3月7日,已有11位患者治愈,30多名危重症患者转出ICU,超过总患者的一半。
战斗在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的他们,与死神赛跑,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