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朱彤
目前,我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哈医大一院团队,来到武汉已经整整一个月。160人的队伍千里驰援,在落地24小时内以最快速度进入受援医院——武汉第一医院,整建制接管两个病区。同时在当时疫情最凶险的情况下,对病区采取“死看死守”战时措施,很好完成了拯救病患生命的重任。
截至目前,哈医大一院团队累积收治重症患者84名,重症转轻型56人,其中出院39人。而且在受援医院创下了负责病区零死亡的骄人纪录。值得一提的是,有5位极其危重的患者是他们用“死看死守”的方法,硬是把这些人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而98岁老人的治愈出院也创下了奇迹。
国家指挥部的要求是:援助医疗队承担重症救治任务,一切救治手段要早,插管要早、应插必插,有创通气、血液净化、ECMO等生命挽救手段能早就早、应上必上,必须遏制死亡率上升。但当时武汉市第一医院刚刚确定为重症定点医院,感控条件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防护物资供应配备相当紧张。其中,接管病区没有负压单间,没有动力防护服,通道设置不合理,隔离区清洁和污染电梯没区分……这些以前他们从未遇到的环境,给医护人员感控带来极大风险。
仅仅经过大半天的战前培训,医疗队就成功整建制接管病区。
守住阵地就是守住患者生命。医疗队在接手病区后,面临的场景相当危险。病区的70名重症病人,有的不停喘息,有的在剧烈地咳嗽,有的在发烧,吃不下去饭。特别是有5个病人已经低蛋白,离子紊乱,意识不清,随时有生命危险。
面对这种情况,医疗队马上制定了重点病患重点盯防制度,他们进行“死看死守”。同时,对这些重患逐个进行评估,马上开始高通量俯卧位吸氧,上无创呼吸机,准备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医疗队医护人员在病区没有通风的环境里,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防护设备,走几步就浑身大汗,大脑缺氧。许多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医护人员更得全天看守。每个班次坚持6个小时,许多护士出现虚脱情况。
医疗队就这样坚持了10多天,直到许多重患状况好转。就是这黄金的10天时间,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生的机会。
哈医大一院赵长久(左)带领医疗组成员为一名老年患者会诊。
本报记者郭俊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