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明记者谭迎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维护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 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占补平衡制度。截至2019年,已连续18年实现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12万公顷,超出计划50%。实施了储备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补充耕地79万亩,完成了386个储备补充耕地项目核查,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小兴安岭—三江平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64个,完成投资29.5亿元。全省初步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对684处隐患点进行了巡查排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生态强省和美丽龙江建设,打响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攻坚战。深入开展“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实施全省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接收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移交线索,办结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