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摄本报记者杜怀宇孙昊
32岁的曾晓旭是一名实验室检测员,她是来绥芬河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室检测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友们都说,别看她年龄小,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此次来绥芬河她主要负责在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核心区做样本灭活检测工作。
这次来绥芬河,她主动报名。她说,全所仅用2小时就组建完成了援绥芬河实验室检测队,能再次成为抗“疫”战队的一员,她很激动,也感觉到肩负的责任。
12日来到绥芬河当晚,她与队友们就开始投入到前期准备工作中。13日一早,他们来到绥芬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进行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的搭建,对刚刚运输来的仪器设备进行分组拆箱安装,并对个人的防护服开始整理试穿,做到有序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2014年,曾晓旭毕业后在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做一名实验室检测员,主要负责做流感病毒的检测工作。
2015年,参加工作一年的她主动报名来到非洲塞拉利昂,参与到当地埃博拉病毒疫情防控检测工作,当时中国医疗队里,她年龄最小。她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当地控制住疫情。她认为,疫情没有国界,但抗“疫”的心是相通的。
2015年7~12月,曾晓旭在塞拉利昂为了中塞友谊,挥洒着青春汗水。当地的生活条件艰苦,餐餐吃盒饭,每天的工作就是两点一线,实验室、宿舍。她开始去的时候心里有些紧张,因为当地疫情严重,当想到国家信任她,年轻人能够为国争光,她就有信心了。
这次来绥芬河,曾晓旭希望通过自身快速、细致的工作,为战胜境外疫情输入做出贡献,这也是她作为一名年轻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她说:“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我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