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薛婧李爱民 在一片宽阔平整的土地上,两台挖沟机、七八台推土机在不停地忙碌着。从4月1日开工建设至今,哈尔滨中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近18万平方米的土地平整工作已接近尾声。 17日,在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智谷大街与万宝大道交口的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开工建设时还是遍地荒草,夹杂着一个个高低起伏“小山包”的荒地,短短半个月时间,已经变成了一片平整的开阔地。 “开工以来,我们加班加点施工,高峰期时有20多台挖沟机、30多台工程车、八九十名工人同步作业,再有三四天就能完成全部土地平整工作,地质勘探就可进场了。”哈尔滨东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剑笔说。作为全省百大项目之一的哈尔滨中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建设再现“新区速度”。“我们3月17日签完土地买卖合用,按常规签完合同后两个月才能进场开工建设,但新区‘承诺即开工’政策的实施,使我们4月1日就得以开工建设。”林剑笔说。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根据地质勘探结果,我们会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力争入冬前占地5万平方米的12栋综合商贸楼及两个酒店裙楼实现封顶,占地2万平方米的冷库及占地5万平方米的果蔬、肉类交易大厅达到正负零标准。”林剑笔告诉记者,哈尔滨中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21亿元左右,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两年,计划2022年6月完成工程建设,预计2022年末实现试运营。 “交易中心将发挥哈尔滨中俄贸易承载地的核心区位优势,打破中俄农产品贸易瓶颈,实现对俄农产品进出口全季节、不落幕的交易,打造对俄蔬果产品的集散地。”哈尔滨东稷实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朔介绍说,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中俄农产品果蔬、肉类出口,粮食、水产、农业原材料进口五大品类大宗商品集中交易中心;打造集交易、保税仓储、原料加工、冷链物流、农产品金融等多种业态并行的自由贸易一体化试验区;同时还将完善提升区域内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黑龙江农特产品、优质农作物在国内外的销售,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助力打造“中国饭碗”品牌。王朔告诉记者,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预计可解决3~5万人就业,同时将拉动本地包装、物流运输、加工等多个产业发展;项目预计年交易额在10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