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那可 目前,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民间工艺及手工技术逐渐失传,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民族歌舞等后继乏人等问题。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呼吁,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此她提出建议。 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加大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精髓及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开展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的收集和系列音像资料的整理和保护,为后人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 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人给予奖励,吸引更多的人深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发掘工作。 从场地、资金方面对建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展示基地给予支持,同时将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非遗保护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寻找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走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进一步完善《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等与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密切关系的法律法规,对这项工作加以规范,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出台鼓励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文字、语言、服装、习俗等的保护力度,把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定为法定的假日,让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开枝散叶,蓬勃发展。 从基础教育做起,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在全日制高等院校招生计划中,扩大相关专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招生比例。鼓励各少数民族自治区与相关高等院校开展联合办学,举办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相关专业的学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