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井洋薛婧 6月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百年华诞。在众多以各种形式纷纷向母校表达祝贺的学子中,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新光光电控股股东、董事长康为民,为母校送上了一份饱含深情而又极具成长性的大礼——向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新光光电582万股股票,占新光光电总股本的5.82%。 赠出股份的同时,康为民与母校的连接更紧了,而建立以父亲康松高名字命名的系列奖励基金,则是两代哈工大人回报母校、薪火传承的赤子深情。 父子两代人的哈工大情缘 “我受父亲的影响特别大。”说起捐赠一事,康为民首先谈起了他的父亲康松高。康松高1950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这里完成了6年本科和3年研究生的学习,毕业后一直在哈工大任教,参与创建哈工大光学专业,是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 从小在工大生活,在父亲和老教授们不求名利、踏踏实实专注于技术研究的氛围中成长,康为民的内心也早早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 “我小时候印象里,父亲一直在计算,最早是用笔、后来是手摇计算机。我家里有一台手摇计算机,父亲总是摇到很晚。”康为民说,父亲是非常典型的哈工大老一代教师的代表,体现了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精神,这是哈工大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哈工大传承百年弦歌不辍的重要精神支撑。 1986年,康为民考入哈工大应用物理系的应用物理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哈工大从事光学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曾是哈工大光学目标仿真与测试技术研究所所长。他说:“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哈工大的培养。” 而辞职创业成立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同样与哈工大厚重的技术滋养息息相关。但他目前仍是哈工大的兼职教授并带研究生。 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还是创办企业,康为民科技报国的信念始终坚定。“做教师我要搞基础研究、要育人,做科技企业我要研发生产科技产品,更直接地为增强国力作贡献。”康为民说。 这份捐赠承载着父亲的遗愿 此次捐赠,康为民是为表达对母校的深爱,也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 康为民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在临终前留下三个愿望:一是要出本书,将他自己提出的光学像差理论,总结成书出版,用于未来年轻人从事光学理论研究的辅助工具。第二是要在湖南衡阳建一所希望小学。第三是告诫年轻学子们,一定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要努力工作,多做科研,为学校多作贡献,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康为民说,父亲康松高的第二个愿望是有原因的:在湖南生人的康松高还是中学业生时,正值战乱。当时在湖南衡阳县有个老先生叫仇童,变卖自己的家产,建立了学校,收留了上千个逃难学生,康松高就是其中之一。对这一经历,康松高终生铭记,所以在临终前他跟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在湖南找到仇童老先生的后人,在那里建一所希望小学。多年来,康为民一有机会就要寻找仇童老先生的后人,但由于父亲记忆的信息不准确或是行政区划的改变,至今还没有找到,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如果实在找不到仇童老先生的后人或当时的地方,他也要在湖南捐建一所希望小学。 此次捐赠,可以说是为了完成父亲第三个愿望。康为民用父亲的名字命名,设立了“松高·卓越工程师奖助学金”“松高·优秀中青年教师贡献奖”“松高·优秀科技成果奖”“新兴产业与技术发展创新基金”,分别对哈工大的优秀学生、教师、重大项目进行奖励,并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捐助,提供发展支持。 回馈社会助力产学研结合 “淡泊的家风,让我跟父亲一样,对财富没有什么诉求,我个人认为,财富到一定程度,不是个人的,是社会的,只是暂时由某个人保管。”如今,康为民最大的希望就是将个人积累的财富慢慢回馈给社会。 康为民说,哈工大传承百年是很难得的,而且哈工大提出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进而达到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对于还处于发展期的学校,作为学子为学校作些贡献是理所当然的。 “通过这次捐赠,企业和学校也结合得更紧密了。”康为民说,国家提倡产学研结合,高校以教育、科研为主,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与下游企业对接。通过捐赠,哈工大成为新光光电的股东,也打通了学校科技成果到企业转化的通道。 “以前高校的科研往往到成果就结题,最多研究出种子,没有将种子产业化,种成参天大树。这是一种缺失,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教师创办、领办企业,我希望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科技强国作出贡献。”康为民告诉记者,新光光电上市后,不仅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知名度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大提升,目前已引进20多名高端管理人才,企业真正插上了资本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