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副省长孙东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宝贵经验的总结,是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清醒判断,是对系统构建公共卫生体系的深入思考,是对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再部署,是新时期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施工图。我省将按照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求,聚焦问题短板,加大疾病预防控制救治体系改革力度,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确保安全防线牢固,应急防控更高效,支持保障更到位,为维护龙江人民健康提供坚强保障。 (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要解决好“重救轻防”问题。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注重夯实“防”的基础,突出“人”和“物”的支持,平战结合;突出“技”的支撑,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提升“救”的效率,突出“制”的优势,实现“四早”、“四集中”。 回望疫情防控过程,可以归纳为“预防控制—早期监测—社会动员—医疗救治”几个关键环节。预防控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早期监测预警是最有效的防御举措,医疗救治能力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社会动员是最有效的组织方式。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全民动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赋予了爱国卫生运动新内涵。 (二)建立健全应急监测与预警系统。公共卫生体系前端在预防,中端在救治。只有把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实做细,才能减轻“救”的压力,只有把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好,才能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要进一步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重点提升“哨点”、流调、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网。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构建省级强、市级优、县级实,疾控部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救治体系,把“防”的制度夯实,让“防”的能力提升。 (三)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通过分级明确不同医疗机构在重大疫情救治中的功能定位,搭好“哨点”,织密“网底”,划细“定点”,建强“中心”,蓄足“后备”。按照患者分类和“四集中”原则,实现应急状态下快速转诊、分级救治。根据“平战结合、分层分类、高效协作”原则,依托现有传染病医院和公立综合医院,建设省市重大疫情集中救治和重症救治基地。强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区域疑难危重病诊治水平。通过分级诊疗,让患者合理“分流”,控制患者聚集,减少患者无序流向大城市大医院。提升医疗体系在疫情时期的承载力和日常运转中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应对有序、轻重分离、急慢分开、上下联动。 (四)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业防控保障体系。保障能力不足、市县区卫生体系建设欠账多在这次防控中反映的比较突出。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加大传染病院综合救治能力建设,加大对中小城市特别是边境口岸城市医疗资源的投入,提升输入疫情防控能力。加大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加大在职公共卫生、院感防控人才的职业培训力度。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健康龙江行动,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以及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