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新英 “2018年1月2日9时40分,来到东兴村。”李克楠在日记里清晰地记下了踏上龙江县哈拉海乡东兴村土地的那一天那一刻。而他记忆中另一段更深刻的情景是,1987年他从家乡龙江县走出。 作为外事部门的干部,工作状态中的李克楠在着装上很考究,扎领带穿皮鞋。而从2018年新年第二天,作为齐齐哈尔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派驻到东兴村的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正式上任,他常年的着装就变成了迷彩服、运动裤、运动鞋。 “西装革履哪能入得了户,下得去田。”此时的李克楠,时时刻刻琢磨的是如何扮靓“我的村”。 村中是园园中有村 李克楠进村后经过调研走访,提出了“东瓜菜,西牛羊,中间抓杂粮,赶着和牛奔小康”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和牛基地、牧场和哈拉海湿地,他提出“一树一鸟一牛一草”的“四个一”旅游发展思路,一树,是在铁匠屯的那棵百年古榆树;一鸟,即哈拉海乡观鸟节;一牛,是和牛观光牧场;一草,即哈拉海乡湿地草原。 让东兴村“变美”,是李克楠和工作队员们给村民描绘的远景。为了“种植全覆盖”这一思路,他们向县、乡两级政府争取到果树苗1800余棵,发动全体村民参与,增强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提振脱贫信心。贫困户胡德光、孤寡老人刘喜云、低保户郭子仪等人家劳动力不足,李克楠帮着将果树种进他们的小院中。李克楠还向上争取资金,为东兴村主干道两旁住户进行围墙改造,逐步改善东兴村村容村貌。在他的筹划中,东兴村还将开展中心屯各条街道、巷道的花木绿化项目。选取花期长、易生长、能过冬的花种,采取主体街道由村内负责播种,村民负责院内播种的方法,加强村内绿化、美化,创造村中是园、园中有村的美丽场景。 东兴村铁匠屯的那棵百年古榆树,李克楠提出保护性利用。在古榆树周边,他和村民一起铺设地面砖,修建石桌、石椅,还专门设立一块传记石碑,刻上了古树传说;古树周围修建了木质围栏加以保护,将这个古榆树打造成远近知名的景点。 锦旗背后是温情 李克楠办公室座位后面有一面锦旗,落款时间是2019年12月,送锦旗的是村民郭子成。 一次走访村里边缘户时,李克楠了解到郭子成的老伴在城里被出租车刮伤,造成了小腿骨折,司机拒绝赔付,还被自称律师的人骗走了5600元钱。李克楠多次与那位“律师”打电话沟通协调,最终将5600元钱全部要回。同时,他向法院说明老郭家里情况,通过提起民事诉讼,为郭家赢得了87000元赔偿金。“老伴受伤又窝火,医药费都没着落,是李书记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郭广成用一面锦旗表达了心中的感谢。 在走访中,李克楠结识了贫困户刘贵友一家。刘家的孩子刘伟涛在他的帮助下,学习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 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期,李克楠看到了乡、村两级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便想法设法筹集了总价值9万余元的医用口罩、防护服、抗菌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运送到乡里,缓解防疫难题。 在李克楠获得的众多奖状中,记者注意到,李克楠2018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百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贡献奖。 在东兴村全自助式的“幸福大院”里,住了10户住房困难户,来自不同的屯。住户自己打扫卫生,一起劈柴做饭。这几天,铁匠屯来了一户新住户,李克楠来大院看望他,和大院的住户们一起拍照、一起唠嗑,常常忘了时间。 小项目做增收大文章 2018年,李克楠得知国家将实施光伏发电扶贫政策,他第一时间向帮扶单位汇报,积极协调县、乡两级将光伏电站落户在东兴村。光伏项目可为全村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9.7万元,持续获益20年。村里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电站就业5人。除了政策扶持,李克楠将目光投向村里的微小产业,小酒坊、大酱厂、蚂蚱养殖社,他向这几个微小产业输送10名60岁以上的贫困村民,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 “最近雨水大,路边的草长起来了,得组织人薅草啊!”“李书记,你放心,马上组织人干。”这是李克楠和东兴村唐老鸭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唐玉香的对话。唐玉香说,她是被李书记劝说回乡创业的。此前唐玉香已经在大庆市生活了10年,李克楠说服她回村创业,还给她找好了项目——养蚂蚱。2019年7月,唐玉香在自家小园里建大棚养蚂蚱,一茬蚂蚱出棚就收回了本钱。今年,她与山东德州的企业联系,要扩大养殖规模。“企业老板还说要来村里看看,见见李书记,如果养殖规模够,要考虑到村里建加工厂呢。” 李克楠说,当初游说唐玉香回村创业,就因为她在外见识多,能带动村里的留守妇女,果然没有看错人。唐玉香不但发展起了产业,还带头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东兴人美,美在东兴”,这是志愿服务队的口号,也是李克楠的驻村愿景。 如今,东兴村已经退出贫困序列,2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