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什河水清岸绿。本报记者刘艳摄
□本报记者刘艳樊金钢
水清岸绿,空气清新,这是记者近日踏访哈尔滨市阿什河沿岸最直接的感受。作为流经哈尔滨市两县三区的松花江重要一级支流,阿什河是城区46条重点水系综合治理战略的重中之重。记者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阿什河水质持续改善,历史上首次实现上半年月均浓度消除劣Ⅴ类。
大力度推进专项整治
挖掘机来回挥舞着“手臂”,清理拆违留下的残余垃圾……近日,记者在先锋路阿什河上游一处空地看到,这里正在进行拆违后的净地工作。据了解,这里原本是一家物流企业所在地,此前被拆违3.1万余平方米,净地完成之后将恢复阿什河在该地区的原生态风貌。
在团结镇丰果村阿什河沿岸,如今景美、路畅,不见了往日废旧塑料、垃圾遍地的景象,一条干净整洁的生态河道让人刮目相看。这归功于107家违法塑料加工作坊被清除,从而有效避免了污水直排阿什河。“我们以河长制来监管全线。通过修建排污管线、清理取缔小作坊等措施,从根源上治理污染。为了巩固治理成效,我们在阿什河沿岸设围挡,镇里垃圾日清日运,保洁员每天巡线,有效减少了乱扔、乱卸和暗排的现象,避免污水直排阿什河,助力阿什河水质逐年提升。”团结镇镇长崔永波介绍。
据介绍,哈尔滨市2018年启动开展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在此过程中,阿什河治理同其它内河一样,5大专项整治任务完成率接近100%,垃圾点位清理、违建拆除、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村屯整治、涉水点源整治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水质改善打下坚实基础。
“硬核”举措治理实现超低排放
在哈尔滨市2018年提出的以三年为限推进城区46条重点水系综合治理计划中,阿什河治理是重中之重。为此,在对阿什河源头整治的同时,哈尔滨市还加快推进信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信义污水处理厂应急调水等重点治理项目建设,确保阿什河水质持续改善。
近日,记者来到信义污水处理厂调水工程现场。哈尔滨市道外区区域合作局建设部负责人李向明告诉记者,为有效解决信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高峰时段污水溢流问题,道外区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信义污水处理厂调水工程建设。工程于2019年6月21日开工,11月21日竣工通水,日调水能力2万吨。“工程主要将信义污水处理厂未能处理的污水通过管网调入团结污水处理厂。通过污水处理厂正常的处理工艺,使总磷和氨氮达标排放至阿什河,以解决阿什河水质污染的问题。”李向明表示,工程累计向团结污水处理厂调配污水90余万吨,为阿什河消除劣V类水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最大程度优化提升既有污水厂处理水平,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住建局,邀请哈工大专家多次研究论证,最终确定在阿什河率先推行污水厂超低排放,助力阿什河持续消除劣Ⅴ类水质。其中,信义污水处理厂于2019年1月完成了升级改造工程。通过新建中间提升泵池、活性砂滤池、接触池、进水井间、加药间、消毒间、空压机房等措施,使其出水水质从一级(A)提升至一级(A+),提高信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为阿什河水质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群众点赞沿岸人居环境
记者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获悉,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阿什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入松花江口内国考断面年均值继2018年、2019年持续稳定消除劣Ⅴ类后,2020年上半年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总磷月均值同比2019年分别下降53.06%、53.66%,历史上首次实现上半年月均浓度消除劣Ⅴ类。下一步,哈市将把阿什河整治经验向全市300余条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河流推广。
如今,往日阿什河垃圾积存、违建散布的落后境况得到根本整治,净化的河道和腾空的两岸既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环境空间,又为沿岸群众宜居宜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以前这里垃圾成片,无论是河里还是岸上,全是白色污染,臭气熏天,经过这里都得捂着鼻子走。现在可不一样了,水清岸绿,能看到河里有鱼,有时还能看到鸳鸯,空气清新了,出行更舒心了。”团结镇丰果村村民董华瑞说。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让居民获益,还赢得了沿岸商户的点赞。“我们是做门窗加工的,以前这里环境脏乱差,没客户愿意来这加工,生意很不好。现在大不一样了,环境好了,来的人也多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附近一家门窗厂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