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晓云
7月15日,省百大项目——九州牧居(双鸭山)制造基地一期竣工投产。项目自今年4月4日签约以来,克服疫情因素不利影响,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落地、厂区改造和投产。
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双鸭山速度”让来自上海的九州牧居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感叹的还不止于此。6月8日,公司商务发展部总监前往双鸭山市民服务中心申请开办企业。在“企业开办服务专区”,他深有感触地说:“全流程‘一网通办’护航,不到两小时就办完全部手续,双鸭山的政务服务能力水平让我震撼。”
这是双鸭山市以问题整改实效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切实解决政务服务与企业群众需求还有差距的生动事例。
■推动“综合窗”改革落地实施
近年来,双鸭山市把全面实施“综合窗”服务模式改革作为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采取“六个一”措施(“一单、一网、一门、一窗、一次、一站”)改革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通过全层级“一窗式”集成服务、全事项标准化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绝大多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理和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努力打造出人民满意的高效政务服务新品牌。
聚焦服务审批,打造政务服务标杆。市委书记宋宏伟要求,“政府公务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企业需要时你在身边,企业不需要时你在天边’。”
政府的“店小二”式服务,不仅要有真诚的态度,更有过硬的功夫。双鸭山市先后3次由市领导带队赴广东佛山、浙江杭州等地实地考察,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政务服务创新理念,借鉴“综合窗”设置、管理模式及审批流程设计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做法,并邀请专家学者到双鸭山市介绍经验、现场指导改革。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深改会和市政府专题推进会研究推进,明确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链条,并通过一把手走流程,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解决实际难题30余个,有力地推动了“综合窗”改革落地实施。
■采取“六个一”措施
规范“一单”,促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截至目前,梳理出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826项,认领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3942项,形成实施清单641条,占比70.5%,事项认领率居全省前列。在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完成4562条事项认领工作,录入检查实施清单3796条。
打通“一网”,助力审批服务提速增效。按照全省最新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统计标准,双鸭山市6类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3074项,网上可办2304项,占比74.9%。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中,有595项可实现网上办,占比72.8%。
归集“一门”,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制发了《双鸭山市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和管理规范(试行)》,对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内外形象、场地管理、功能区域划分、事项进驻等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市民服务中心已进驻政务服务事项745项,占市级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的90.4%,基本实现了“应进必进”。
综合“一窗”,优化市民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按照“找谁都一样、谁找都一样、远近亲疏都一样”的原则,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目前,全市进厅事项进驻综合窗2478项,占比达70.2%,市市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办理事项589项,占进厅事项总数的79.2%,“综合窗”由年初32个增加到55个,占大厅窗口总数的74%。
推进“一次”,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3431项,占比86.6%。公安、教育、卫生、人社、医保、司法等9个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最多跑一次”“办事不求人”的具体举措,推动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实处。
创新“一站”,在国内率先推出企业开办“一站式、一次跑、一条龙”全流程免费2小时办结服务模式。在企业申请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工商注册由2日办结到“立等可取”,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和税务登记同步进行,办结时限分别由0.5日、1—2日和0.5日优化为30分钟、1个小时和30分钟,实现了全流程5日办结到2小时办结的历史性跨越。
双鸭山市在提供打印复印、申报帮办、企业核名“三免费”政策基础上,每家申办企业都可获得包含免费刻制4枚印章、免费银行开户、免费提供税务UK设备、配备专属政务管家以及提供“领办、帮办、代办”服务等在内的“企业开办大礼包”,真正实现了企业开办全流程“零门槛”“零费用”。“按照2019年全市开办企业2975户、户均300元左右成本计算,今年预计可减免企业开办成本近百万元。”市民服务中心主任邵民学说。
今年6月实施以来,已顺利完成97户企业开办手续,注册资本金3.76亿元,预计投资14.5亿元,好评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