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明超记者王玮)入夏以来,每天茶余饭后,已过古稀之年的肖树英老两口就会坐在家门口纳凉。自从去年住进了新建的安全住房,老两口的嘴角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
海伦市始终把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作为党和政府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2017年以来,从农村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安全问题出发,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大力支持下,扎实深入地开展了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工作,共累计投入危改资金7.35亿元,通过维修加固、新(翻)建、购买置换、长期租赁、建设幸福大院等多种改造方式,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59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83户,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6600户,边缘户2515户,使全市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住上了安全房。2019年,海伦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获得了国务院授予的督查激励,是全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市县。
今年54岁的张凤军是向荣镇向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体不好还自己一个人生活。2017年,向荣镇新建了幸福大院,张凤军通过向村里申请,和42户贫困户一起住进了幸福大院。
海伦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脱贫攻坚质量成效,主要领导反复过问,亲自督办,强力推进。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通过严把鉴定关、准入关、材料关、监理关、投入关,分类推进、重点把握,确保所有危改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标、阳光操作。海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孙彦达介绍说,为确保危房改造范围的精准推进,海伦市抽调专人组成11个农村危改推进工作组,依据相关部门识别确认后提供的四类重点对象名单,深入所有初步纳入改造计划的危房户,逐户逐项做好危房等级鉴定和危房改造实施项目的确定。在此基础上,对所有预实施危房改造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人群,提前逐户建立危房改造实施档案,做到了“一户一档”,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档案中确定的改造项目组织实施。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使施工队伍的选择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谈及农村危房改造给海伦市带来的新变化,海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斌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农村贫困群众都实现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生活幸福指数提高了,村容村貌改观了,脱贫奔小康的劲头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