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民峰赵吉会 万亩芦苇荡随风摇曳,天上野鸟成群结队飞,水里鱼虾蟹畅游,岸上满眼稻花香……如今的鲶鱼沟基地有多美,令人难以想象当初多荒凉,这里曾经是“夏天水汪汪,冬春白茫茫,只长盐蓬草,不长豆和粮”的盐碱地。 近日,大庆市肇源县超等乡对改良后的盐碱地试验田进行了秋收测产,每亩达到近300公斤,是普通盐碱地产量的3倍左右。而在此之前,该县鲶鱼沟基地早已通过成功开发20万亩盐碱地水稻引发关注。如何复制肇源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粮食产能,成为业内外关注的话题。 据了解,盐碱地改良是世界性难题。早在20多年前,鲶鱼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蔡云楼便筹集资金收购了20万亩盐碱地,开始了向盐碱地要经济效益的艰难探索。他前后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水利工程。历经八年的艰苦努力,这片盐碱地年产芦苇2万吨,淡水鱼200万斤,年获得经济效益超千万。如今,盐碱地水稻亩产已达700公斤以上。 除了肇源,大同和林甸也都有盐碱地种植水稻的试验田,每个试验区的面积都不大,一般仅几十亩而已。“肇源县有水稻接近100万亩,基本上都属于轻碱地,本地百姓对于这种盐碱地种植水稻的技术已经基本掌握,本地水稻平均亩产600公斤,高产品种亩产可以达到700公斤。这说明大庆在轻碱地种稻方面已经有了不错的技术积累和成绩。”肇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韩雪松表示。 同样与盐碱地较劲的,还有科研院所和企业。改良盐碱地种植粮食作物,或者引进抗盐碱经济作物,是大庆探索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的两个主攻方向。 “我们在盐碱地上进行适应性种植的除了水稻,还有蔬菜和食用菌。”省农科院大庆分院专家说。“企业明年准备把技术大面积推广,继续嫁接外界资本,开发改良肇源重度盐碱地,目标是30万亩。”黑龙江民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军说。 越来越多的力量加入进来,越来越多的新模式相继出现。期待“生态绿”取代“盐碱白”,成为一道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