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庆市综治中心。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试点启动会。

介绍工作经验。

研讨社会治理现代化。

大庆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文/摄本报记者李民峰赵吉会
一座城市,该绘就怎样一幅和谐发展的图景?
被列入第一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作为东北三省唯一市(地)在中央政法委第五次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上交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4543”工作模式被司法部称为“枫桥经验”大庆升级版;成功承办全省第一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会议。大庆市用创新行动给出“硬核”答案。
作为大庆市现代化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今年升级改造的大庆市综治中心将具备网络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运维功能,成为全市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促进平安稳定的实战化主平台。作为东北地区首批建成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地市级综治中心,它的出现必将有力助推大庆从传统的社会治理走向现代化治理快车道。
A
整合社会资源指头变成拳头
今年端午节假期,大庆市公安局东光分局辖区内酒吧、歌厅再次实现“零发案”,两年来各类节日期间一直如此。
近三年来,大庆市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门视频资源13019个,接入各类社会自建视频6.4万余个。一只只雪亮的“眼睛”,时刻看护着家园,对社会治安、犯罪活动进行有效预防。
记者在市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子平台看到,治安卡口监控分布情况、人像识别系统分布情况的视频资源一览无余。
“今年以来,借助公安、城管等部门推送的数据,综治中心整合了市、县1.3万个高清摄像头和商超、医院、学校、小区等公共服务场所6.4万个社会面自建的摄像头资源,配备人像识别系统600余套、高空瞭望探头110个,实现了主城区的空中接力。有了这些视频影像,就可以在综治中心完成对防疫、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的可视化管理。比如,抽查、暗访防疫等专项工作,在市综治中心就基本可以实现全程监督。”市综治中心主任孙雪冰向记者介绍。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很多职能部门尤其是政法系统在基层都建有自己的网络,我们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合力,变指头为拳头。”谈及综治中心的建设初衷,大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宏伟这样表示。
记者看到,占地33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划分为矛盾化解、网格管理、综合保障、指挥调度、研判会商、视频会议6个功能区,主要承担“统筹协调、指挥调度、风险研判、监督考核”4大职能。其最大的亮点是拥有人脸识别、轨迹追踪、矛盾纠纷化解、综治考核等智能化应用系统,它们是“智慧大脑”抓取数据的触手和神经。
“一般情况下出现走失人口,警方需根据情况并在一定时限内才可以立案,但如果能提供走失人口的照片,通过综治中心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搜索,就可以为网格员和自行寻找提供更多线索。”市委政法委综治督导科张吉科长介绍。
在综治中心数字化大屏幕上,记者看到居民邹某某名字后面标注着红色的数字“100”。“该居民曾被处罚过,近一个月里他每隔两天到加油站加油5至10升不等,累计超过了100升就会有风险提示,需要对其是否存在存储汽油用作他用的可能进行分析。”孙雪冰介绍道。综治中心指挥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反馈情况后得知该人现从事送外卖行业,为摩托车加油属于正常情况,风险解除。
综治中心的功能有多强大?
这里可以召开市级到乡村的视频会议,可以发现可疑人员并进行拦截,可以实现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日常巡查,还可以实现对重点车辆的自动识别和轨迹追踪……
“通过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全市涉油案件、涉赌案件、整体刑事发案、治安发案和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安全事故情况等。依托这些主要数据,结合各县区的人口、车辆、道路、经济发展状况,我们着手建立平安指数发布机制,真正让研判结果、机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孙雪冰说。
B升级“枫桥经验”有效化解矛盾
50多年前,一块社会治理领域的金字招牌“枫桥经验”诞生。走进新时代、面对新矛盾,“枫桥经验”在大庆迸发新活力、焕发新生命力——探索并形成了“枫桥经验”大庆升级版的“4543”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即“纵向贯通四级平台、横向互联五方力量、四化标准定分止争、三重保障固本强基”。
某大型购物广场近300户租户因办证费用等问题产生纠纷,各级综治中心、基层调解组织参与到这一问题处置当中,与购物广场主要负责人沟通,算经济利益、法律成本和社会声誉三本账,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促使开发商与每名当事人一一达成调解协议,用大调解化解了大矛盾,避免了群体事件发生。
自2017年以来,类似这样的各类矛盾纠纷,大庆市共排查出75701件,累计调处74187件,调处成功率达98%。
去年,大庆人民调解工作跨入智能时代——率先在全省将人民调解工作与移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近1000个调解组织和4000余名调解员将工作从线下搬至线上,实现了群众网上自选调解员,矛盾纠纷不出街的多元化解机制。
孙雪冰介绍,群众需要解决矛盾纠纷时,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社区通”提交,选择所在社区街道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进行手机连线调解,如果不满意可约定时间进行现场调解,连接社区通的综治中心平台也会对每一起纠纷的解决情况进行全程追踪。
今年以来,大庆市还将执法力量下沉基层,警务室、司法所与街道社区“同址办公”,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基层调解无法及时解决的,还可以协助联系律师、法官等专业人视频指导,最大限度做到小矛盾在基层调解,大难题有平台支撑。大庆市萨尔图区司法局东风司法所所长孟祥艳告诉记者,两年来街道调解矛盾纠纷168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街道调解不了的疑难复杂案件,还可以通过线上联合调解解决,提高调解成功率。
孙雪冰认为,原来的调解工作连通性不强,资源共享率不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则提高了解决矛盾纠纷的效率,对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前,大庆市正在依托市级综治中心,升级研发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云平台,推动形成以综治中心为统筹的“预防在前、调解居中、司法兜底、平台运转”的多元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目前,该平台主要在萨尔图区、林甸县试用,其它县区同步跟进,年底前完成全面铺开。
综治中心将逐步与市长热线、行政服务中心等实现数据共享,了解全市民生服务和事项办理的情况,围绕“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建设方向,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
C
夯实基层管理千条线一张网
如果说综治中心好比整个城市的大脑中枢,公安、油田、应急等职能部门是城市强健发达的四肢,网格员就是有力的触角。
“你看,这个倾斜的路灯杆存在安全隐患,按网格员职责要求必须及时上报。”于渴欣是大庆市高新区新城社区农大居委会的专职网格员,她掏出手机,打开了网格员专用App。
于渴欣一边拍照,一边将信息上传至街道办事处的综治中心网络平台。办事处平台根据这个信息,把任务分派给负责养护的城管中队,修缮后于渴欣会再次返回实地拍照,用App上传维修后的照片,形成案件闭环。
大庆市高新区划分出163个社会治理基础网格,将网格党建、社会治理等7大领域585个事项纳入平台管理。网格员将日常发现的问题通过手机发送到街道(乡镇)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将任务分派至各职能部门加以解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写照。如何巧用这根针,串起千条线?大庆市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来抓,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如今在大庆市杜尔伯特县,群众对这句话深有体会。这个县以乡、村、屯、组为单位,划分出4级网格,全县共建立11个一级网格、83个二级网格、366个三级网格、1521个四级网格,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党员、村民代表、综治信息员、平安志愿者等分布在网格中,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我们要做到‘三有’,就是有民情日记、有分析研判、有信息反馈,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服务。”一名网格员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大庆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的专职化建设,9个区(县)全部完成综治中心建设,110个乡镇(街道)100%成立了有专门机构、编制的综治中心,编制总数达到472个。全市共划分综合网格4713个,专属网格1921个,真正实现社会治理一张网。
目前,市综治中心已与全部县区实现视频互通,与部分乡镇、街道、社区、村实现跨级直连,与部分专业中心实现实时互联。
“如再遇到类似疫情防控这样的战时任务,市指挥部发布的每道命令,通过市综治中心可以第一时间同时传达到全市7000多名网格员,保证命令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孙雪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