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铭阳
王显辉,是盛安民用爆破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双鸭山分公司的一名员工,在装药组负责装药工作。虽然工作不到4年,但这期间王显辉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变化,干劲儿十足。
“2020年开始,我们新建了厂房,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更换了生产设备,月产量实现翻番增长,收入也增多了,我和同事们现在对未来充满信心。”王显辉说。
这一变化的产生,还要从一场混改说起。
为什么要混改
2007年龙煤集团顺应国家对民爆行业结构调整的形势,将经过评估的龙煤股份鸡西分公司三五一厂、鹤矿集团威盛化工公司、双矿集团集盛化工公司的净资产以及七煤集团出资共同组建了盛安公司。
从组建到2019年末,盛安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累计实现利润9000万元。但是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民爆行业形势的变化,诸多制约盛安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显现。
全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小、散、低的生产状态,制约了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整合迫在眉睫。2018年工信部下发了《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行业整合提出了明确要求:包装炸药产能利用率要达到80%;普通雷管生产企业需兼并两家以上其他雷管企业,实行撤点并线、三留一,按2:1比例置换为数码电子雷管。
彼时的盛安公司三条包装炸药产能利用率仅为40%,而鹤岗分公司雷管生产线要想存在,必须兼并两家以上其他雷管企业,否则转换电子雷管产能时不予审批。购买两家雷管企业至少需要资金1.8亿元,建线还需5000万元,高额成本企业无力负担。
同时,盛安公司也面临销量的断崖式下降,按照这个趋势发展,盛安如果再不采取行动自救,最终的销售市场只能局限于龙煤集团内部,根本无法维持自身生存。
混改成了摆在盛安公司面前的唯一出路。
双赢的选择
其实早在2014年盛安公司便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先后与上海复兴、北京郎润、广东宏大、葛洲坝易普力、四川雅化、湖南新天地、保利集团、辽宁隆烨等多家企业进行了混合所有制商谈。
盛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强说:“在盛安公司效益较好的那段时间里,当时许多企业都愿意与我们进行混改,但随着黑龙江民爆市场需求下滑和市场竞争激烈,盛安公司销售和效益大幅下滑,开始经营亏损。加之人员多、包袱重,多家民爆企业退出与盛安公司混改商谈,最后只有辽宁隆烨集团坚持与龙煤集团商谈并积极推进混改。”
辽宁隆烨集团是国家定点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的集团型民营企业,也是东北三省最大的民爆企业。
隆烨集团选择盛安公司,可以借助国家产业政策整合东北三省民爆企业,保持全国民爆行业前10名的地位,同时也看中了盛安公司的人才优势和龙煤集团每年有近1万吨炸药、1500万发雷管的市场;盛安公司选择隆烨集团,混改后在全国民爆行业排名可达到第六位,成为国家支持的龙头骨干企业,同时也能够借助隆烨的实力,占领龙江销售市场。
既然是一场共赢,双方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在省国资委和龙煤集团的大力推进下,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原则,盛安公司公开挂牌转让51%股权引进民营资本抚顺隆烨集团,并在股权转让、人员安置、资产处置等方面经过多轮协商,最终达成一致。
焕发生机活力
2019年末,盛安公司混改后,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82.11%、利润总额年均增长超过131.48%,员工人均工资提高16%,实现浴火重生。
混改后的盛安公司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三会一层”议事规则。李志强说,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全面行使董事会职权,使盛安公司的决策效率大幅提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在劳动用工方面,220人转变身份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工资方面,重新制定公司工资标准,按岗按劳取酬,岗变薪变;人事制度方面,重新设置管理岗位,任人唯能唯才,管理人员能上能下,7人走上公司高、中级管理岗位,向隆烨集团13个子公司输送管理人才,解决了隆烨集团急需管理和技术人才问题,也化解了盛安公司冗员问题,实现人才优势互补。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新生的盛安公司坚持把技改放在首位,积极推进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在控股股东抚顺隆烨的资金支持下,共计投资9600余万元,改造建成了双鸭山分公司年产170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新建了黑龙江青化民爆公司年产5000万发基础雷管自动装填生产线和年产3000万发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线。改建的炸药生产线和新建的雷管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均处国内领先地位,本质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李志强说,我们充分利用混改后掌控省内市场话语权的优势,稳定省内销售市场,2020年和2021年,销售炸药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7%和73%,销售雷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91%和92%。与此同时积极开发省外市场,借助隆烨集团在省外的品牌影响力,积极拓展省外市场,2020年和2021年,省外销售炸药2400吨和3178吨,销售雷管1700万(管/发)和2600万(管/发),实现了盛安公司近年省外销售零的突破。如今已形成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五省一区稳固的销售市场。
紧密协同的战略投资者、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优厚的员工安置政策,促使盛安公司焕发了生机活力,职工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充分证明了混改是解决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混改的成功经验得到了黑龙江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并指出盛安公司改制前机制不活、市场萎缩、经营亏损,混改后在政府和股东的支持下改出了成效、改出了发展、改出了利润,充分体现出“四个受益”,即:员工受益、社会受益、股东受益、国家受益,改革成果有目共睹。同时盛安公司的混改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注和认可,日前,盛安公司的混改已被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列为国有企业混改典型案例。
李志强表示,未来五年,盛安公司将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技改步伐,推进产品换代,顺应市场形势,全面实现“生产、销售、爆破服务一体化”和“抓落实、见成效、三步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