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理工大学“石榴籽”工作室

精心浇灌心灵树 绽放民族团结花

□本报记者 郭铭华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习的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每逢端午节,都会系上老师送给他们的“五彩线”,与各民族师生一起包粽子。赶上中秋节,还与大家一起品月饼、吃石榴,载歌载舞。日常的“私人订制”课业辅导、师生间“午餐心里话”的答疑解惑,也都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为打造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互助融合”培养模式,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让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2017年10月,哈尔滨理工大学成立了“石榴籽”工作室,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工作,并建立了“石榴籽”工作室师生混合党支部,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到陪伴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队伍中,用心用情用爱做好他们的思想引路人。今年12月3日,“石榴籽”工作室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他们都是好学生,只要找到正确方向,成长空间无限。”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石榴籽”工作室主持人任佳伟告诉记者。为消除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他先从陪伴入手,以午饭作为与学生沟通情感的精神桥梁,在共进午餐中进行交流和疏导,帮助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

在任佳伟看来,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信,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石榴籽”工作室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计算机、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优势,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特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开办民族特产超市,设立“民族产品展示柜”。同时,启动“互联网+土特产”模式,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借助网络销售家乡土特产。和田大枣、乌什核桃被抢购,冬虫夏草、藏红花也卖上了好价钱。

“部分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太吃力了!”初识少数民族学生,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李兴华犯了难。咋办?开小灶!李兴华找到理学院数学系党支部书记罗来珍,决定为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学校最优秀的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少数民族学生补习基础课,学院组织高年级学霸为学习吃力的少数民族学生‘小班授课’。”罗来珍欣喜道,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大幅提升。

“石榴籽”工作室还开设了国学讲堂,通过讲述中华民族传统故事和民族融合史,让少数民族学生深化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如今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园,各民族学生犹如一颗颗石榴籽一般,因为对党的信赖和对祖国的热爱紧紧抱在一起,鲜红的底色更加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