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伊利 荣获企业产品(品牌)增长力奖

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厂房。

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门。

□本报记者 桑蕾

2020年伊利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737.7亿元,增长7.42%,净利润60.44亿元,增长7%。

12月,龙江品牌建设再添盛典,以“数据释放价值,品牌引领质量,全面决胜小康,塑造品牌龙江”为主题的“2020黑龙江省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正式举行。

本次活动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立完善的品牌推广体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对品牌的法律保护力度,以品牌建设推动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动实践,是汇聚龙江品牌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共同抗疫、提振信心,引领品牌消费,打造更多享誉中国和世界的龙江品牌的重要行动。

会上颁布了“2020黑龙江省品牌价值评价服务龙江贡献品牌奖”“2020黑龙江省品牌价值评价旅游品牌价值五强”“2020黑龙江省品牌价值评价老字号品牌奖”等多个奖项。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荣获了“企业产品(品牌)增长力奖”。

关键时刻与龙江共克时艰

黑龙江省品牌战略促进会副会长、黑龙江品牌研究院副院长陈景泰在现场讲解时说,黑龙江省品牌价值评价2020年全省共申报了172个品牌,这些企业,在今年疫情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共克时艰,复工复产,积极防控抗疫,无私捐献,为促进龙江经济复苏贡献力量,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

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伊利集团全资子公司,今年2月,在疫情袭来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率先实现复工复产。

作为大型乳品企业,伊利集团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疫情期间,持续投入2.8亿元驰援抗疫。2月1日,伊利集团黑龙江分公司工作人员先后在哈尔滨、大庆、肇东三地向当地工作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牛奶71400盒,共计2000箱。在关键时刻,伊利全力支持龙江抗击疫情工作,与龙江一起共克时艰。

用科技助推中国乳业进步

肇东市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1年,工厂现有国际领先的生产线31条,日产超高温奶1000吨、酸奶150吨,年产量超30万吨。各工段均采用国际领先的自动化生产线,是我省首批认证的数字化生产车间。

先进的生产线是实现产品高品质的基础。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品企业,伊利一直把推动中国乳制品行业“智能化”转型当作企业的任务:率先实现产品生产原料可追溯;引进瑞典的智能化转盘式挤奶设备,实现全程自动化高效管理;通过“互联网+”全方位构建消费者生态圈;利用高科技设备确保伊利供应链安全,用科技确保品质,令每一滴牛奶拥有国际智能化的保障。在标准建设方面,伊利建立中国乳制品行业新标准,确立以安全为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应用严于国际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产业链上共有1000多项检验检测, 涵盖原料奶、原辅材料及各类产品。全方位高科技的应用叠加近乎严苛的标准,让伊利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标杆。伊利以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多元化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高度信赖。

中国乳企诠释全球新高度

伊利从一家内蒙古企业,成长为中国乳业内跻身全球乳业第一阵营的代表,伊利早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并且正不断扩展在世界的影响力——

2014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将企业愿景升级为“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为企业描绘出更宏伟的发展蓝图。

2016年,伊利集团全面升级企业文化,确立了“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

2018年,潘刚提出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立志成为全球乳业领导者、积极拓展大健康食品品类,打造更加多元化、国际化、智能化的全新伊利,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愿景迈进。

就在“2020黑龙江省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举行的第二天,伊利集团“聚星成宇 耀势未来”2021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海南三亚盛大启幕。2020年收官在即,伊利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020年,伊利在潘刚提出的“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这一愿景指引下,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携手全球合作伙伴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业绩再创亚洲乳业新高,提前跻身“全球乳业五强”,完美诠释了龙头企业的全球新高度,更为中国乳业的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今年的伊利集团领导力峰会上,潘刚宣布伊利未来战略目标:2025年挺进“全球乳业三强”和2030年稳健迈向“全球乳业第一”,并在会上再次强调: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做消费者的“真爱粉丝”;坚持共建“全球健康生态圈”,做合作伙伴的“最佳拍档”,为伊利未来发展制定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截至目前,伊利打造了母品牌及20余个子品牌,其中安慕希、伊利纯牛奶年销售收入在200亿元以上,金典、优酸乳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有10个子品牌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2020年伊利业绩逆势稳健增长: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737.7亿元,增长7.42%,净利润60.44亿元,增长7%,继续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

图片为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