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片区进口钾肥原料落地忙加工

化肥生产后整装待发。

□文/摄 邵丹 本报记者 杜怀宇

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都是备春耕必需的化肥生产黄金期。绥芬河市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进口俄罗斯钾肥资源在自贸片区内实现落地加工,其成品氯化钾颗粒肥料,销售到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

记者在兴盛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看到,中俄铁路的宽标轨专用线直接铺设到化肥生产厂区,站台上已经摆满了整装待发的2000吨化肥,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兴盛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刘平说,冬季是化肥企业最忙碌的季节,厂区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天生产400吨,主要销往黑吉辽的农作物主产区。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生产,绥芬河自贸试验区严格执行国家对进口环节的防疫规定,结合涉外企业生产特点,落实防疫细节。指导企业厂区消毒通风、岗位安全监督、流程规范操作。刘平介绍说,企业每天24小时开足马力,日产氯化钾400吨,春节期间也会正常生产,为下游企业和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