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 之石

硬核创新 详解“上海高招”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一年多来,上海市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市民分类习惯初步养成,居住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双双达到95%;垃圾分类实效趋于稳定,“四分类”垃圾实现“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分出量、湿垃圾分出量增长,干垃圾处置量减少)目标。上海到底用了哪些“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条块责任落实到位。上海市认真落实“管行业,管垃圾分类”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制定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补贴等支持政策;市邮政局在快递企业寄递网点设置推广快递废弃包装物回收装置。各区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区、街镇、居村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党建引领作用突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居(村)以党组织为核心,形成居(村)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位一体”协同推进模式。

三是广泛宣传发动。构建市、区、街镇三级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体系,成立16支区级志愿者服务分队、53支街道(乡镇)志愿者服务队;聘任市、区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940名。

四是基层创新百花齐放。静安区引入专利除臭设备解决箱房异味问题,设置可移动式分类箱房,实行移动定时定点投放。徐汇区开展垃圾箱房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投放和无接触投放。

五是推行“管理+科技”,分类实效明显提高。为优化投放环境,按照“定点要坚持、定时要灵活,破袋要引导、撤桶要鼓励”的原则,配置投放点“除臭、破袋、洗手”三件套设备,加装智能监控装置,落实全程分类品质智能监管。

六是执法检查实现常态化。市、区相关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组织执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