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立国 帮助家乡人就业致富

□本报记者 姚建平 朱云峰

初次见到邓立国,他正在指挥装运产品发往外地。平整的寸头、匆匆的脚步,处处透出一股子军人做事干练、雷厉风行的作风。

2019年,邓立国将辽宁兴城泳装龙头企业斯达威泳装集团招商引资落户拜泉,成立黑龙江汇泉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总经理。目前,汇泉纺织服装产业园一期工程制衣厂按期投入生产,现有在岗职工162人,其中1/3为退役军人。2020年邓立国分别荣获黑龙江省退役军人“建行杯”创业创新大赛精准扶贫组一等奖,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行业赛精准扶贫组三等奖。

2017年3月,邓立国退伍后选择了自主择业,在辽宁兴城市组建成立军行集团公司。在兴城市逐步稳定后,邓立国首先想到的是家乡拜泉县的父老乡亲。经过反复考察,邓立国将劳务派遣、物业和保安公司引进家乡,抽调精英骨干进驻管理,承接政府临时性岗位人员劳务派遣、县区内公立学校校园保安、社区网格员等工作,解决了退役军人及家属子女就业236人。2019年,拜泉县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到辽宁进行学习考察,邓立国积极向兴城泳装龙头企业斯达威泳装集团进行引荐,经双方反复洽谈磋商,达成在拜泉县建设汇泉服装产业园合作协议。项目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泳装、轻运动服装、亚麻制品服装100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税收3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

目前,泳装制衣厂制衣设备189套已全面投入生产,现在产品订单很满,五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每天生产泳装1000多套。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通过跨境电商销往日本、韩国以及北美等地。依托汇泉服装产业园项目,拜泉县创建“企业+扶贫车间+基地+贫困户”模式,规划建设扶贫车间16个,覆盖全县16个乡镇,可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600人,人均年增收3.6万元,目前已建成兴农镇、新生乡扶贫车间2个。到2021年,发展亚麻原料种植基地8万亩,亩均可增收1300元,可带动农户1.2万户,服装产业正成为当地强县富民支柱产业。

今年36岁的拜泉县丰产乡礼让村农民马东梅,原来在外断断续续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如今进了工厂上班,实行计件工资,每月工资收入达到3000元,她喜上眉梢。“现在工作稳定多了,公司还给交养老险、医疗险、失业险、生育险、意外险,我们心里就更托底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带动百姓致富就业,邓立国将“姓军为民”落到实处。拜泉县汇泉服装产业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安置了大量群众就业,培育壮大了产业集群,使更多的拜泉百姓实现了就地就近稳定就业。为帮助家乡更多人就业致富,邓立国经反复调查研究、沟通协调后,在辽宁省兴城市成立“拜泉县劳动者之家”,与大连龙城食品集团签订劳务协议,已为拜泉、依安两县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次,其中,退伍军人117人,退伍军人家属、子女349人,使1000多户家庭找到了工作,摆脱了贫困。

“退伍不能褪色,我要带领退役军人共同创业,在实现创业上再立新功。”邓立国对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怀,退役后依然心系退役军人。了解到拜泉县退役军人多、就业创业困难的情况后,他把辽宁省兴城市劳务派遣公司、保安服务公司引进到家乡,即时解决退役军人及家属、子女就业问题。一年来,向拜泉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输送劳务派遣人员1137人,其中,退役军人24人;面向校园培训上岗保安100人,其中,退役军人14人。为给更多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机会,他与拜泉县各类职业培训学校达成协议,在拜泉县、依安县和宁安县分别创建3个“退伍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他还成立“退役军人之家”,为退役军人择业创业提供政策导向和技术支持。

退役军人李大勇,上有八旬父母,下有儿子念高中,妻子一直体质较弱,经济处于拮据状态。邓立国知道后,不仅为他买来一台电动车,还亲自将他接到汇泉产业园区上班。李大勇只要见到邓立国,总是发自内心地敬一个标准的军礼。

通过邓立国的努力,家乡引来“金凤凰”,仅军行集团分公司、汇泉服装产业园等企业,就先后安排200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让大家有了稳定的可靠收入。

面对拜泉县良好经商环境和家乡人民的期待,邓立国心存感激,怀着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在2020年上半年抗击新冠疫情“战役”中,不仅冲锋在拜泉一线,慰问岗位员工和家乡人民,走访退役军人家庭,还以个人名义主动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共计55.2万余元,为家乡防疫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