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才 悬羊村的致富“领头羊”

徐敬才在查看菌包。

□文/摄 本报记者 刘晓云

冬日时节,一场大雪刚刚过去。从牡丹江市区驱车80多公里来到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村。悬羊村,村名据说来自羚羊挂角的传说,现在村里早已看不到羚羊,但村民却说,他们村里有一只“羊”,一只“领头羊”,这便是44岁的村委会主任徐敬才。

在徐敬才带领下,悬羊村从当初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到2018年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2020年又荣登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榜单。

冬季本是农闲时节,在悬羊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一个个菌包整齐摆放在铁架子上。高温灭菌后的菌袋经冷却,通过疏导口一筐筐传送到无菌接种室,菌农围坐在接菌机下为菌袋接入菌种……

“我们合作社引进了国内一流的菌包生产线生产食用菌,利用全自动智能机械装袋窝口一体机,将菌袋尺寸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22厘米高改为标准高度24厘米。”伴着车间机器声,徐敬才提高了嗓门,“现在是产菌棒的关键时期,必须满负荷生产,才能保证开春的种植。”

“领头羊”带领大家科学种木耳,这就是悬羊村的致富秘诀。

返乡创业成企业家

徐敬才1996年师范学校毕业。为改变家庭的贫困,他放弃当老师的梦想回乡自主创业。他曾在村里开办过酒坊,还养过牛、种过地、开过面粉加工厂、收过农副产品、开过木器厂……靠着诚实的信誉和创业的热情,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经过十几年摸爬滚打,2011年,他已成为镇上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拥有近500万元资产。

那一年,徐敬才被推选为悬羊村村委会主任。这让他感到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责任和使命。

受几户村民搞地栽木耳的启发,一番调研后,徐敬才决定将黑木耳栽培工厂化、规模化定为悬羊村的发展方向。

然而转过年,一场冰雹导致悬羊村菌农损失近2000万元,部分菌农几乎倾家荡产。“那个时候我感觉被推到了绝境。”徐敬才说,庆幸的是,绝境里的他依然赢得了村民信任。这既让他感动,又使他振奋。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悬羊村富起来。

科学引领产业升级

多年的地栽木耳的发展经验和风云变幻的销售市场,使徐敬才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悬羊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让悬羊村木耳名头更响、市场销路更好,他带领39个种菌大户,走遍了省内菌种科研基地和种植基地,和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学习技术。为了掌握新技术,他还曾到木耳种植发达地区学手艺。

2014年,悬羊村木耳种植发展到1000万袋。徐敬才在穆棱市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先后解决了资金、用水、用电、道路改造等难题,开始大展拳脚。“我跟村民说必须发展大棚黑木耳栽培技术,向设施化要效益,向产业化要效益,从地栽转向棚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徐敬才说。

2017年,徐敬才当选为穆棱市第六届人大代表。这一年,在穆棱市委市政府帮助下,悬羊村建立了食用菌产业园区,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55人,辐射带动全村380户。徐敬才以合作社为依托,注册了“悬羊砬子”食用菌商标,通过线上线下经营,使“悬羊砬子”食用菌一步一步向产业集群、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迈进。

目前,悬羊食用菌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木耳吊袋大棚200栋,标准化发酵车间2000平方米,食品生产加工车间720平方米。每年可生产3500万袋菌包,年产量2000多吨,年产值1.3亿元,形成了“村+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模式。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2020年10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中,由穆棱市选送的“脱贫致富路上的‘悬羊砬子’项目”喜获创业扶贫专项赛三等奖。

“这个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是集菌包生产、木耳种植、品牌销售、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徐敬才说,该项目通过“三零”扶贫模式,即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为贫困户提供菌棚、菌包、技术支撑、木耳回收、入厂就业等服务,解决了贫困户无资金技术、无产业依托、怕赔钱风险的实际问题,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人脱贫致富,是助力脱贫户增收的成长型项目。

十几年间,悬羊村的黑木耳种植已由最初的年种植几十万袋迅猛发展到年种植超千万袋,给村民带来了喜人的收入。现在,全村菌农达到了400多户,户均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在木耳采摘季节,悬羊村每年还吸引着周边富余劳动力5万多人次,仅支付人员工资就达600多万元。

村里的年轻人不再外出打工,大姑娘小伙子就像城里人一样,开着私家车到园区上班。靠种植木耳,曾经的贫困户徐庆祥买了新房和汽车,在2019年结婚过上了幸福生活。

“悬羊砬子”项目二期为木耳精深加工,以生产木耳粉、木耳饮料、木耳果冻、木耳膨化食品、木耳冻干食品、即食木耳为主。目前,加工车间已竣工,木耳粉加工破壁设备正在订制。

“这就实现了农产品由原字号销售向深加工产品销售迈进。”展望未来,获得省劳动模范、全省百名农民创业之星、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这些荣誉的徐敬才说,“悬羊村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