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从早到晚情绪烦躁 “困兽”在家也可不犯难

微信群视频比拼厨艺 学校开设网上展示平台

□文/本报记者 吴利红 李天池 苏强 肖劲彪 摄/本报记者 苏强

寒假,您家的孩子是不是也从早到晚忙着上网课?“小神兽”困在家里情绪烦躁,家长则有更多烦恼,担心孩子学习,担心视力,担心孩子室外活动少。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疫情影响,有类似情况的“困兽”可是不少,不过也有很多学校和家长想出了不少好办法,让宅在家的假期也能丰富多彩。

一天网课12个小时 眼睛流泪抗议

住在哈尔滨市南岗区阳光家园小区的张彤彤,是一所中学的高二学生。从元旦开始,就一直在上网课,本来眼睛有些近视的张彤彤这回眼镜度数又要增加了。“有一天,从早上8点一直上到晚上7点半,有校内的有校外的,上完网课,眼睛直流眼泪。”张彤彤说。

张彤彤的妈妈说:“孩子这样下去,学习上去了,眼睛够呛了。给孩子买了最好的电脑,避免刺激孩子的眼睛,又去医院咨询了眼科医生,如何注意用眼卫生。虽然我每天都要上班,但是定时定点,通过微信提醒孩子45分钟就要远眺,减缓孩子视力疲劳度。”

哈市初中生王芳,今年面临中考。她说:“我们学校升入省重点高中的同学比较多,放假之后,为了不掉队,除了学校的网课,我妈还在外面给找了网课补习班。网课上得特别疲惫,可是面临大考没有办法。“我现在一看见电脑,就想吐。”王芳说,自己有时候上网课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校内校外的,每天上完网课都得上眼药水。王芳的爸爸说,为了调解孩子学习疲惫的心情,给孩子买了拳击设备,孩子学习疲劳了,就打打拳击和沙袋。有的时候,看到孩子实在不愿意上网课了,就让孩子直接“逃课”,陪孩子做做运动,弹弹钢琴,有的时候陪孩子听听脱口秀节目,缓释一下孩子的学习压力。

视频交流比拼 妈妈群里挺热闹

在哈市奋斗小学上五年级的李芳说:“平时上学没有更多的时间看课外书,这回利用寒假买了自己喜欢的书,每天做完功课,就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是一件让我很愉快的事情。另外,班级几个同学的妈妈建立了一个群,这几天,妈妈们经常找一些话题,晚上的时候,通过视频让我们几个孩子交流一下,或者唱唱歌,或者朗诵诗歌,或者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内容丰富多彩,觉得挺有意思, 虽然疫情不能让我们随便出去玩,但是通过网上这样的活动,并不觉得待在家里枯躁。”

老师线上指导 学习健身两不误

小阳是哈尔滨市香坊区一所省重点高中的学生,由于疫情,学校放寒假时间提前十多天,原定去海南的出游计划也泡了汤。根据学校要求,学生们多数时间都要待在家中,上网课、看书成为小阳一天的主要内容。为了两年后的高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家长把数学、语文、外语、生物、化学、物理6科线上补课全都报上了,其中有难题拔高班,也有下学期新课班,每天课程安排得满满的。

小阳说,相比去补课班现场听课,网上学习也挺好,省却了来回奔波的时间,网课内容可以进行回放,哪里没听懂还能再细听几遍;缺点是现在每天要在电脑前坐上六七个小时,时间长了会感觉头晕眼花,视力肯定受影响。网课学习结束后,他经常会戴好口罩,穿上棉衣到小区活动场地,将健身器材玩上一遍,或是沿着庭院中的绿地慢跑上几圈,立刻感觉神清气爽。

小阳的班任老师常在家长群里面发布一些寒假小贴士,其中有一条“中小学生护眼要诀”,提醒学生们看视频要控制好时间,读书时保持距离,多进行体育锻炼,睡眠时间要充足等。

小阳为自己订立了假期健身计划:每天分三组卧推60次杠铃,跳绳200下,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各50次。小阳说,既然客观因素决定要待在家里,那就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事情,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学校开设平台网上展才艺 小学生假期过得丰富多彩

为了让小学生们的寒假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哈尔滨市道里区一所小学校除了每周对学生的寒假作业进行线上答疑、讲解外,还开设了网上展示平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展示在学校特色课堂上学习到的古筝、京剧、书法、美术等技艺;可以将喜爱的图书内容或时事新闻以朗读的方式与同学、老师们进行分享;可以在花盆里种下一粒种子,观察、记录种子从发芽到长大的整个过程;可以帮助妈妈收拾一次屋子,在打扫卫生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在过年的时候与家人一起包饺子,学会技能,体验民俗,感受亲情;帮助家长洗洗衣服,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协助父母将垃圾进行分类,了解更多的生态环保常识……这些内容在网上进行展示的同时,也陪伴着孩子度过这个特殊的假期,记录下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过程。该校的杨老师说,受疫情影响,假期里孩子们长时间要待在家里,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帮助孩子对这段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除学习外还要多做一些对身心成长有益的事情。孩子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进行室外活动,比如跳绳、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下雪后也可以去堆堆雪人、打打雪仗。同学之间也可以通过网上互动,交流学习体会、分享假期生活的快乐。

心理专家支招: 居家青少年要学会调节自我放松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艳杰认为,应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疫情。青少年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政府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有力、有效的。要主动学习和更新关于疫情相关知识,如发生原因、传染途径、隔离的条件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乱。通过正式可靠的信息来源了解疫情发展动态,获取政府发布的官方信息。

树立生活、学习目标。居家期间,青少年要制定好规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改变无序的生活状态,从作息时间规律化开始,减少刷手机时间。做好时间管理。

生活规律,提高免疫力。居家期间,适当锻炼身体,还可以听歌唱歌。早睡早起,提高自身生理免疫力;保持积极情绪,提升心理免疫力,愉快地学习,与父母、同学有效沟通等。

适当寻求社会支持。青少年可通过电话聊天、写日记、网络社交媒体等途径增强联系,获得家人与好友支持。还可通过向自己提问:“我最担心什么?”“哪些是我可以控制的,哪些又在我控制之外?”“我可以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等,帮助自己锁定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制定可以采取的有益行动等。

学会调节情绪,自我放松。当感到自己情绪过度焦虑、烦躁、不知所措甚至接近崩溃状态时,可通过练习呼吸放松等身心调节方法,稳定焦虑、紧张、恐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