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指导老年人线下就诊。
患者从诊室出来直接到“云药房”取药。
急诊医生接诊骨外伤患者。
文/摄 本报记者 霍营 王莹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就地过年期间,看病咋看?买药咋买?突发急病咋办?特殊人群注意啥?近日,记者走访了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帮大家探探路。
“马上就要过年了,因为疫情,孩子在外地回不来,万一春节期间有个头疼脑热的,去医院能不能看上病啊?”哈尔滨市年过七旬的张大爷患有多年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最近他和身边的“老病号”们聊天时,除了置办年货、子女回不回家,看病就医也成为他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黑龙江省内多家三甲医院已开通了互联网医院,春节期间百姓足不出户即可线上就诊,还能送药到家,针对老年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线下还有专用绿色通道方便就医。此外,为了保障节日期间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黑龙江省卫健委日前要求,对于来不及完成全部筛查程序的急危重症患者,要先行救治。
智慧门诊 一部手机搞定全流程
7日上午,患者张佳丽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体验到了一部手机搞定全流程的智慧就医模式。张佳丽告诉记者,出发前她在家中用手机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然后进行了“消化内科”的预约挂号,并在“门诊预存”里,进行了费用充值。
挂号成功后,张佳丽按预约时间9时55分来到该医院的消化内科诊室候诊区等叫号。听到叫号后,张佳丽走进诊室。在诊室中,用手机扫描“电子就诊卡”,她的所有就诊信息就同步到了医生的电脑里。医生根据信息,进行问诊、开药。
“医生开具单子后,可以直接拿着单子去取药,做检查,省去了排队缴费的烦恼。”张佳丽说。在诊疗中,无论是医生开出的药品,还是需要做的检查、检验项目,都可以通过手机中的“门诊预存”进行扣除,也就是“诊间结算”。
医院在每个楼层的诊室旁都设置了“云药房”。不仅如此,患者所进行的检查、检验的化验单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查询,也可以随时到医院大厅的多部自助服务机进行纸质打印,非常方便。
手术住院 “网上”开单方便快捷
哈尔滨市民王勇半个月前在一家区级医院被查出了肾结石,医生建议尽快手术治疗。“我本想等年后疫情缓解再手术,但又担心过年期间病情加重。”王勇说,后来他在手机上登录了哈医大二院“互联网医院”,找到泌尿外三科的专家咨询。在详细了解病情并征求同意后,医生为王勇开具了预约住院单和核酸检测等检查。几天前,手术成功的王勇已经顺利出院回家,“这下终于可以放心过年了!”
哈医大二院医务部的于洋告诉记者,该院“互联网医院”现有102个互联网诊室,每天有150名主治医师以上的专家在线问诊。借助“互联网医院”,患者不但可以直接对接医生问诊,还可在线预约CT、核磁、彩超等检查。医生可在线上为患者开具入院单,直接办理住院。患者用手机就可以完成预约、交费、办理住院等流程,大大减少了在医院内聚集。
据悉,为了方便广大患者线上就诊,春节期间,该院互联网医院11日至13日,医生自主排班,从14日起,所有科室均至少有1名医生出诊。
抗疫急救两不误 急危重症先行收治
为了保障春节期间群众日常的医疗服务需求,7日,黑龙江省卫健委要求,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疫情防控期间院感要求,设置必要的急诊抢救缓冲区、急诊手术缓冲区和病房缓冲区。对于来不及完成全部筛查程序的急危重症患者先行收治。
每年春节期间,都是骨外伤、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记者从哈医大一院了解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创伤骨科打通骨创伤急诊急救通道,选派业务能力强、科室主力医生团队一线值班,并且每天安排一名正高职称医生同时值班、负责骨创伤急诊急救的全流程把关。
根据疫情变化,即时制定相应流程:急诊到诊后2小时内完成新冠排查,同时进入缓冲区创伤控制,根据病情个体化进行救治;排除新冠的,立即转入住院处,进行相应手术;确诊病例,即刻转入隔离病房,在三级防护下进行手术。病情平稳后即出院或转回当地医院,由负责医生通过网络门诊视频观察病情及创口变化、指导换药、拆线和病人快速康复。
“我们团队都已经预先完成了疫情防护培训,做到抗疫、急诊急救两不误,全力保障骨创伤病患度过一个安稳的春节。”哈医大一院创伤骨科主任尚剑坚定地说。
此外,哈医大一院建立的负压DSA手术室,可保证急性血管病患者在确诊后第一时间完成急诊手术,无需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从而赢得黄金抢救时间。
专用绿色通道 保障老年人孕妇就医
春节期间,老年人对于看病问题尤为关注。记者从黑龙江省医院了解到,针对于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医院优化门诊预检分诊及医院各入口服务,在门诊预检分诊处设立老年人“无健康码专属通道”,确保无“健康码”老年人就医通道畅通,并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
黑龙江省医院副院长商晓英告诉记者,医院还对辖区内高龄、空巢、失能、留守等重点老年人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障居家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同时,互联网医院平台开放电视医院指导老年人就医,依托互联网医院开展处方流转、送药上门等服务,对应用智能机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电话预约服务,保留人工咨询功能,优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流程,方便老年患者享受医疗服务。
孕产妇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是易感人群,而且关系着宝宝的安危。记者从哈医大四院了解到,疫情期间该院开通了“孕产妇绿色通道”,继续为产妇提供“无痛分娩”特色服务,还推出了“产妇特殊营养计划”。
哈医大四院产科主任蔡雁教授介绍,春节期间,凡是该院产科门诊接诊需要住院的孕妇,产科病房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门诊,带领孕妇经“孕妇专用通道”直接到外科楼16楼办理住院手续。为防治新冠疫情的需要,在15楼建立符合规范、配置齐全的第二产房。产科、麻醉科资深专家24小时值班,可结合产妇实际需求进行“无痛分娩”。对于危重孕产妇,第一时间联合泌尿外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会诊,及时有效的救治。
对于肿瘤患者,哈医大肿瘤医院专家提醒,春节期间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门诊后复诊和出院后复诊。
药品“云配送” 还有“客服医生”帮忙
“月初开的中药饮品只够喝五天,我担心过年期间药不够,但又不敢去医院。”哈市市民李睿今年28岁,长期患慢性咽炎,近两个月一直喝中药治疗。一筹莫展时,李睿偶然登录省中医大二院互联网医院,他惊喜地发现有线上咨询、线上复诊、线上续方、送药上门等功能,经过操作,李睿顺利的完成了线上复诊和续方,第二天便有派送员把药送到了家里,“‘云中医’真是太方便了,让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三甲中医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李睿高兴地说。
针对春节期间,市民核酸检测预约、线下就诊、居家护理等方面的咨询问题,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在互联网医院小程序端增设“护理专科门诊线上咨询”、“核酸预约咨询”和“线下就诊咨询”等科室,每天8时至16时,都有专业的“客服医生”受理各种咨询。患有老年病、慢性病、孕产妇等人群家属,足不出户即可问诊专科护士进行科学护理。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各大医院的核酸检测均正常开展,为了缩短百姓检测缩短等候时间,省中医大一院开通了一站式核酸检测自助平台,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实现挂号、开单、缴费等功能,检测人员无需进入门诊排队,有效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