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包制现场。
□文/摄 娄建岩 本报记者 韩波
除夕夜,哈医大四院收到的黑龙江省贾秀芳慈善基金会的物资捐赠:2万个馅料饱满的水饺、包装精致的熟食、刚出炉的蛋糕,摆上了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餐桌。这份守望相助、暖意融融的“礼物”,让医护人员心生感动。
2月9日,记者见到哈尔滨市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秀芳时,她正在办公室指挥员工认真清点、归集即将送往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的年夜物资。连日来,贾秀芳和50余名员工亲手包制了6万多个水饺,加班加点赶制蛋糕,细致搭配各种熟食。想到精心准备的年夜“大餐”将温暖千余医护人员的除夕夜,开心的笑容在贾秀芳脸上绽放。
从1月中旬哈尔滨疫情防控进入紧张状态开始,贾秀芳的抗疫援助就一直没有停歇。购置200余万元的消毒液、消毒喷剂,一批批送至哈市道里区19个办事处、4个乡镇,并为呼兰区提供了500桶消毒液;赶制3000多盒蛋糕,每盒满满装上24块,订制3000只烧鸡、300个15斤重的大茶肠,一次次送到奔波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手中;精心选购价值近千元的年货“大礼包”,为在城市街头辛勤工作的60名环卫工人带去意外惊喜……
说到包年夜饺子的初衷,贾秀芳告诉记者,前些天,她微信问候工作在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朋友,连续紧张工作的医生朋友感慨,真想吃顿热呼呼的饺子!
一句感慨,令贾秀芳动容。她立刻联系院方,得知除夕夜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哈医大四院将有一千多名医护人员在岗工作,不能回家过年。
说干就干。贾秀芳迅速集合50多名公司员工,将办公楼二楼腾出来当制作间,楼梯口贴出红色警示:无关人员禁止上楼。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所有参与人员连续做3次核酸检测,中途不换人;
严格食品质量监管,贾秀芳将8头自家养了两年的生猪进行屠宰检疫做馅料,又购置了新鲜的牛肉、鲜虾、蔬菜,购置了100套食品生产专业工作服,设置了分割、清洗、绞肉、和馅、包制、冷冻分类等多环节流程监督机制,确保饺子色香味俱全,保证冷冻过程快速洁净卫生。
记者见到贾秀芳时,她的手上还留着大量和馅包饺子磨出水泡的印记。她说,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为防疫奔波的社区工作人员,就是前方的“战士”,而自己必须竭尽所能,提供强大的后方支援。“有疫情、灾情,就要第一个冲上去。”她语气笃定。
哈市道里区工农街道丽江社区所辖小区实施封闭管理,服务8000余户居民,有的社区工作人员连续二十几天不能回家,工作十分辛苦。社区主任曾通过微信订制黑龙江心连心良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蛋糕,感谢并肩战斗的“战友”。这个食品厂是贾秀芳创办的。她说,只要社区工作人员想吃,我们免费送。小区“解封”第二天, 200个装满糕点的礼盒、100只特别定制的烧鸡送至丽江社区,来自社会企业的真情关爱,让连日奔波的社区工作者心里荡起阵阵暖意。
1月中旬至今的20多天,贾秀芳抗疫援助累计达到400余万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我‘最大的爱好’,是我最大的快乐!”贾秀芳说。她的行动也感染着企业员工,20多天里,企业员工承担起物资采购、整理、运送、搬运等全流程工作。平日负责汽车销售服务的员工曹洪军,现在每天承担着抗疫援助物资的采购运送任务。“疫情当前,企业应该彰显责任担当,作为员工,干就完了。” 曹洪军说。
2月8日,正在机场路作业的环卫工人张女士,突然接到哈尔滨市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员工邀请。当她走进博能公司,这里已经陆续来了60名在同一条大街作业的伙伴们。在这里,她和伙伴们每人收到一个近千元的年货“大礼包”,保暖内衣、米面油、熟食制品、酱油醋一应俱全,张女士被这意外惊喜感动了。
“环卫工人是我的牵挂。”贾秀芳说,抗疫当前,每个人的付出都令人尊重,包括城市街头忙碌的环卫工人。她指挥员工精心采购,花费6万多元,把过年的东西备齐了,然后沿机场路逐一邀请路上作业的环卫工人。
作为企业家,贾秀芳的公益捐助已持续20年,累计捐款捐物8000余万元。她专门成立黑龙江省贾秀芳慈善基金会,由哈尔滨市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独家捐赠款项,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把来自企业的社会责任,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除夕早晨,贾秀芳把4万个饺子、精心切制的熟食盒、包装完好的蛋糕盒送至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可能是一线医护人员最满足味蕾、最慰藉心灵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