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余绥阳林区人 留在他乡过大年

王国晨坚守在深圳的工作岗位上。

□文/摄 高海生 王祥兰 本报记者 马一梅 李健

“张奶奶您好,最近身体还好吗?”春节前,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学府社区工作人员朱琳通过视频向老人问候,告知老人春节期间尽量留在家里过年。聊天中得知张奶奶的女儿准备回家过年时,朱琳耐心地劝说:“张奶奶,低温最适合病毒生存,路上接触人多、长途旅行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为了您的安全,也为了孩子的健康,建议让她就地过年。”经过朱琳细致热心的心理疏导,张奶奶决定让女儿留在当地过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疫情防控办公室编写了《致居住在外地绥阳人的一封信》,通过各基层单位的微信办公群、居民群转发到尽可能多的驻外地绥阳人手中。绥阳林业有线电视台、绥阳林区资讯微信公众号,也刊发倡导就地过大年的倡议书、公开信等,通过宣传让“就地过大年”成为风向标,成为新时尚。

回复消息、答疑解问,电话声、微信嘀嗒声不绝于耳,直至深夜。每一天,社区的办公室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为了掌握在外地绥阳人的基本情况,各社区各林场所的社区工作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个人都是一个精准的“数据库”。谁的哥哥在长春,谁家的孩子在北京,他们都掌握得非常确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认真梳理在外绥阳人和在绥阳外地人的详细信息,充分发挥社区网格体系作用,分别向局址辖区100余栋楼和22个林场所的微信群发送“关于减少人员流动性 当地就地过年”的倡议书,倡导本地居民无特殊情况尽量留在当地过年。此举得到了居民的热烈响应。她们通过电话、视频形式,逐楼逐户询问居民是否有外出意向,春节期间在外工作的亲友是否要回来过年。重点排查每年春节外出投亲的人员、儿女在外地的家庭,坚决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以温和细腻的语言劝说其放弃出行的意愿。

以家乡为重,以大局为重,疫情面前,每个人以实际行动履行抗“疫”责任。

25岁的付晓蕊目前在天津做钢琴教师,她看到绥阳林区资讯的倡议后,毫不犹豫地决定留在天津过年。在和妈妈说自己就地过年时,坚强的晓蕊流下了眼泪,她非常想念在牡丹江的姥爷和在绥阳的奶奶,很早的时候就把过年的礼物给老人们买好了。“爸爸是中股流林场的党支部书记,作为他的女儿,觉悟必须有,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观必须有。”晓蕊对于自己的决定非常自豪。

王国晨是深圳市一名人民警察,每年春节是他最期盼的日子,今年早早预订了机票。他在绥阳的好朋友王超把绥阳以及集团公司的有关就地过年的倡议发给了王国晨。经过思想斗争,王国晨毅然退掉机票,留守深圳“就地过年”。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怀揣对远方父母、家人们的思念与祝福,毅然选择与同事们坚守一线岗位,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每个干部职工群众用自己的努力,保护着林区职工群众的健康,做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为彻底消除疫情发挥着力量。

据悉,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累计约有2000余人响应号召,留在他乡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