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厚林代表

自贸区发展要紧抓制度创新

□文/本报记者 曲静 摄/本报记者 郭俊峰

作为国家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开放理念增强,创新活力迸发。2020年,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204.9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13.3%,推动扩大开放的作用初步显现。

如何推动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代表卢厚林建议,要抓住制度创新这个自贸区建设的题眼,立足省情,持续做好成熟制度经验复制推广,不断推出符合龙江开放特色、沿边开发需求、企业期盼的自贸创新举措。

探索新路径,扩大制度创新成果。主动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深入研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学习借鉴国内其他自贸区成功经验,结合龙江开放实际,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服务创新举措。

助力新格局,推动内贸外贸联动。发挥沿边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优势,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龙江扩大能源、粮食、中药材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和落地加工创造有利条件,服务支撑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推动我省出口贸易和中转贸易发展,助力畅通国际大循环。

服务新业态,注入发展新动能。支持研发、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先行先试,逐步推动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以货物贸易为主,拓展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促进省内跨境电商、期货保税交割、生物医药研发等新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