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建言献策

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正视差距补短板 突破瓶颈谋振兴

薛坤委员代表民革省委的发言

《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并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为未来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政策,使“环境+政策+投资”的叠加效应进一步释放,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对标国家政策挖潜力。建议向国家争取政策,让国家“牵手带发展”。政策上避免平均主义,尤其是在涉及某些重点产业方面(如农业、生态、能源等)向国家争取帮助导入资源,财政上给予一定倾斜,取消或降低部分地方财政配套,同时围绕税费、融资、物流、人工等降低企业要素性成本。目前东北交通基础设施补贴标准低于西部地区,建议向国家申请对此研究制定差异化的倾斜政策。

二是优化服务配置补短板。建议各地推动政务大厅时间由“5×8小时”向“7×24小时”延伸。坚持“联网为原则,不联网为例外”,将各地各部门自行管理的政务服务系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加快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持续提高网办率。应开设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厅,配备集多功能于一体的自助终端机,整合“人脸识别”和“视频监管”系统,解决办事群众准备资料繁复、以及“办事来回跑、办事地点远、办事点分散”等诸多困扰。

三是依法保护企业激活力。建立政府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机制,为其提供更高效务实的服务;建立企业家容错机制,对因缺乏经验、不可抗力等因素出现的轻微违规,帮助纠错改错,首次免罚或轻罚;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处置法律程序,依法审慎采取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犯罪、企业正常融资与非法集资界限,避免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为企业提供诉讼“一站式”服务,将案件繁简分流,由速裁团队对简易案件迅速调解、快速裁判。

四是紧跟形势变化求创新。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共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我们必须紧跟中央步伐,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注重需求侧管理,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眼打造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营商环境。

五是重视舆情应对营氛围。建议我省建立跨部门的舆情综合协调机制,使舆论应对凸显及时性;建立舆论应急专家库,使舆论回应凸显科学性;发挥典型事例报道作用,做好正面舆论导向;提升各级干部的舆论素养,把握舆情处置的“时、度、效”。为树立黑龙江崇尚法治、务实干事、服务高效、充满活力的崭新形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扬长避短 抢抓机遇 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

李贵林委员代表民盟省委的发言

国家正着手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体系,以数据要素跨域流通为抓手,引导数据中心产业向气候寒冷、电力资源丰富地区转移,实现数据中心供需结构性平衡。我省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要抢抓机遇、扬长避短推进我省大数据中心建设,在全国数据中心一体化布局中占据有利先机,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降低用电成本。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改变靠财政输血为主的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配置电力资源。推行数据中心运营企业使用电厂直供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新购电模式;探索电网公司、发电企业参股等方式参与数据中心建设的新模式,通过错峰供电、负载调整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

二是优化改进电信基础骨干网布局。建议优化改进电信基础骨干网布局,推动建设网络直联点,建立企业数据中心直联网络准入机制,有效降低跨网跳转带来的网络时延问题。试点大型数字经济企业内部或大型企业之间建立数据中心直联网络。

三是依托大数据中心构建产业生态基地。建议在发挥哈尔滨新区的项目聚集、投资和人才优势基础上,引进一批数字经济市场主体。依托龙江数字综合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的开放创新平台,大力吸引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聚集。培育和引进一批数据应用商、数据生产者。探索跨区域数据中心运行增值服务和产业培育机制,依托数据中心就地发展数据加工、数据清洗、数据内容生产、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智力密集型新业态,将“瓦特”产业转化为“比特”产业。

四是坚持高标准建设推动数据中心高端化发展。我省应顺应形势,改变原有以机房建设为主的“数字房地产”模式,要求数据中心运营企业按照高标准建设和升级数据中心,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广泛使用自然冷源等技术,建立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经济贡献指标与电费补贴挂钩的“阶梯扶持”机制。

五是统筹规划精准施策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政府需要做好统筹,产业扶持政策要扬长避短、精准有力。政府和企业之间要密切协作,形成有足够竞争力的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共同打造龙江大数据产业品牌。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展示黑龙江大数据基础建设和产业应用能力,打造“中国北方数据中心”品牌,吸引国家部委、中央企业等标杆用户落户龙江。尽快将气候优势、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就业优势,拉动经济增长。

做大做强食品工业 助力第三产业高速发展

张显友委员代表民进省委的发言

食品工业不仅是我省重点打造的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接一连三”的主力军之一,为了放大我省第一产业优势、助力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完成2025年我省工业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的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省级相关部门要加强高水平的谋划布局,引领全省各市(地)围绕打造农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这一战略目标,结合地区实际细化具体目标,将责任落实到位,形成同向推进的工作合力。针对重点食品产业,要进一步细化产业链补强环节和生产力布局,形成产业地图、产业链图谱,给省级层面的产业招商活动、市地层面的精准招商活动、各市场主体的投资决策、产业园区集聚及带动、基础科研创新等提供基本遵循。

二、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促进我省食品工业发展。争取国储计划安排向符合条件的省内粮食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倾斜,积极引导就近就地收储、竞买和加工,通过企业产储一体化实现“藏粮于地”,引导企业加大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竞购、加工储备粮的生产规模,带动实现“藏粮于技”。以解决农产品深加工环节增值税“高征低扣”问题为重点,完善抵扣政策,减轻我省食品加工企业的税收负担。

三、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依托省内各级工商联、各类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在联系国家级协会(行会)、政策研究、标准制修订、打造区域(集体)品牌、合作营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组织、引导同行业企业形成企业联盟,“组团出海”,引导企业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产品同质化。组织企业合作建立大数据的支撑平台。通过建立溯源体系,突出黑龙江特色天然资源优势。

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的集群效应。既要下大力气培育提升现有企业,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是通过兼并重组、并购等形式整合省内优质企业,树立行业标杆。还要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引领作用,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企业集群。引导各类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的定位,向原料产区聚集发展,实现原料就地加工。集成全省科技力量在产业园区建立不同类型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的技术服务。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订单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鼓励企业聘任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鼓励企业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政策,为当地企业引进各级各类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农业服务体系 推进龙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张岭委员代表民建省委的发言

我省多元化的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尚不够健全、完善,对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未能充分显现。因此建议,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业服务组织运用现代科技,深耕现代农业服务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形成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的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一、推动农业服务业主体专业化发展,采取“租金保底+盈余分红+打工收入”的利润分配机制,将土地化零为整,整合成连片耕作区。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经营者贷款信用额度,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给耕地集中投“种植成本保险+商业性农业收入险”,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土地经营者话语权、购买种子化肥等享受更合理价格;获得农作物轮作秋整地、统防统治等多项政策补贴,提高效益。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及土地经营者实力的增强,倒逼农业服务业主体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形成经营主体主导、服务主体供给、金融保险主体保障的格局,共同促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实行“五化”,即“土地流转股份化、农企联姻产业化、经营管理职业化、生产种植规模化、农业产业服务全程化”,统筹农民、集体、企业利益,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和农民收益最大化。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组织向技术经济实体转变的机制,增强服务实力。因地制宜建立股份制合作组织,发展多种大型现代农业服务业体系。

三、做好区域发展规划,依托产业区、作业区、特色区等规划区和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发展相应的服务组织,增强农业服务业生命力;打破城乡、地区、行业、所有制的界限,运用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结成经济共同体。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农垦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区域协作联合建立服务组织。加快推进资源共享,在推进组织重构和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全省打造一批现代化的“滴滴式”农服平台,用共享的理念、创新的机制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资源要素,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要建立由国家资助、扶持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服务体系和市场化、产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组织逐步推向市场,依靠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业务。改革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资金拨款制度,推广项目公开招标竞争。建立高新技术推广运用激励机制,政府可每年出资对急需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扶持,形成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样板。

完善农作物病虫疫情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刘长青委员代表农工党省委的发言

2020年我省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三次台风等多种灾害影响,粮食总产再次领跑全国,其中,病虫害防治挽回粮食损失超过300亿斤,为全省粮食再夺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实现虫口夺粮意义重大。

农作物病虫疫情防控的好坏,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病虫疫情防控形势,坚决履行好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我省应将加强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作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农业生物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水平,为此建议:

一、织密病虫监测网点覆盖到村级。根据病虫监测和管理需要,我省需建立1万个左右病虫疫情监测服务网点,平均每个网点负责2万多亩耕地,做到村级全覆盖,以解决目前监测网点负担面积大、任务重,存在监测和指导不到位等问题。

二、强化专业化基层监测员队伍建设。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有明确阐述,病虫预警监测体系建设,离不开专业人员培养,利用网络教育及科技人员下乡面对面培训等方式培养壮大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力量,不但在预警监测系统发挥作用,也能间接带动及指导村屯其他农户科学防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全面提升监测预警数字化水平。加强数字化在线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增配智能化、自动化监测设备,研发应用智能化预警技术,开展手机端APP服务,全面提升监测信息获取、服务指导和网络体系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化监测预警体系。

四、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工作经费保障。我省需要重点监测防控的重大病虫害几十种,特别是还要不断面对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等新的重大病虫威胁,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省级财政经费给予大力支持,切实贯彻《生物安全法》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增加监测预警和病虫害防治经费的省级预算额度。同时,我省有全国领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基础和管理经验,应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省情实际,保持经费相对稳定并逐步予以提高,为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树立龙江样板,助力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加快发展脱毒种薯 把我省打造成为马铃薯生产强省

庞达委员代表九三学社省委的发言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每年向20多个省区提供优良种薯约45万吨,占全国种薯调运量的15%左右;年种植马铃薯200万亩左右,单产1760公斤/亩,总产350万吨,居全国第14位。打造马铃薯生产强省,是我省“十四五”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同时,我省的马铃薯种薯产业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二是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督。三是缺乏更好的生产条件。脱毒种薯与商品薯不同,需要更精细化的设施型农业生产条件,投资较大、管理较细、标准较高。缺乏适合加工专用品种,是我省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不强的“卡脖子”问题。要巩固我省的生产优势,实现马铃薯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发展脱毒种薯。现提出如下建议:

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加速形成规模拉动。将马铃薯作为政府优先发展的重要作物,增加宜薯地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十四五”期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应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包括商品薯200万亩;种薯65万亩,其中早熟品种30万亩,中晚熟品种35万亩;原料薯135万亩,其中淀粉加工品种90万亩,食品加工品种45万亩。

完善生产标准体系,加速培育特色优势。借鉴甘肃等省份马铃薯产业发展经验,为实现2025年我省马铃薯生产用种薯标准化,提升我省作为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的信誉,必须将脱毒种薯生产与应用纳入各级政府种子管理部门监督,以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良繁体系为依托,实行种薯生产准入制度,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种薯质量检测和管理,严格规范种薯市场。

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加速改善生产条件。成立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领导小组,编制黑龙江省“十四五”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脱毒种球薯繁育基地、商品薯和加工专用生产基地。利用黑龙江省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成果(配电、机井、喷灌、仓储),支持马铃薯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结合、与脱贫巩固相结合,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发挥克山、讷河、望奎等地的基地作用,鼓励育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大生产投入,在发展种薯生产、推进“北薯南种”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发展加工品种,加速拓宽市场空间。吸引省内外薯业科研人才在我省加快科研攻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宜加工的原料薯种薯。以加工拉动种植,以种植拉动用种,以用种拉动育种,刺激各种用途的脱毒种薯需求,延长价值链条,促进我省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原料薯产业之间优势互补,良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 那可整理 本版图片均由黑龙江省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