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河 贮木厂里花繁菜茂

收割冬茬韭菜。

□文/摄 程欣楠 施洪莹 本报记者 马一梅 李健

“冬茬韭菜接近尾声,春茬韭菜我们又扣了15个大棚,4月末就能上市了。”说起韭菜大棚,技术员张善铭兴奋不已。走进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原贮木厂,记者发现,这里已经焕然一新,成为苗木公司蔬菜种植基地。100架蔬菜大棚一半以上已铺上了棚膜,几架还盖着棉帘的韭菜暖棚正进入最后一茬收割工作。

收割、分拣、打捆、装箱……整装好的韭菜随即装车送出,保证以最新鲜的品相出售。

张善铭告诉记者,常规方式种植的韭菜,生长周期长,品相不好,经济效益低。利用“冷棚+暖棚”的方式交替种植,则能够严格控水、控温、控制光照。种植出的韭菜叶宽、肉嫩、味鲜,质量优于露地种植。

巧打时间差,错季上市,提高经济效益是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在加大产业转型上的一张“王牌”。公司考虑到西红柿、韭菜等蔬菜最为常见,生长周期短,长势快,受季节影响较小,加之木材停伐后原贮木厂空闲,有着充足的土地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在深入调研和多方考察的基础上,决定以蔬菜种植作为转型替代产业。

2016年4月,柴河局组织相关部门和苗木公司负责人先后到宁安市、牡丹江大湾村考察以色列西红柿的种植技术,邀请当地技术人员现场指导;2019年10月,先后两次组织相关负责人前往宁安市渤海镇“取经”,学习和总结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花卉、西红柿、韭菜等产量颇丰,销量可观。

“今年我们计划种植5个花卉大棚、共计40万株花苗,预计5月下旬上市;16个大棚种植以色列西红柿,这个品种的西红柿外观漂亮、品质好、耐贮运、保鲜期长,经过几年试种得到了市场认可。去年春天,我们拿出两个大棚种植了山野菜‘大叶芹’,今年4月末可以抢在野生‘大叶芹’下山前采收。”说起蔬菜种植基地的规划,苗木公司经理于长有信心满满:“森工工作会议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创业的大好平台,我们要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打造一个供应本地、辐射周边的绿色特色果蔬种植基地。”

敢于尝试、大胆实践、潜心钻研,大棚里生长出绿色的希望;解放思想、锲而不舍、开拓市场,田地间开创出崭新的天地。

今年,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将聚焦产业转型,紧跟森工产业发展布局,坚持“一产瘦身调结构、二产强体壮筋骨、三产靓颜增活力”的产业发展思路,将生态旅游、种植养殖、森林食品、林产工业等融入到公司产业板块建设中。不断巩固林菌、林果、特色种植养殖等林下产业发展格局,认真抓好蔬菜种植基地经营管理工作,努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基地化开发、产业化经营,让更多林区职工参与其中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