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来小网格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

宁姜乡雄壮村网格员王建国(右)到群众家中了解春耕生产所需。李铁瑞 本报记者 姚建平摄

□本报记者 姚建平 朱云峰

“核酸检测二维码截图一定要保存在手机里。”“老李,你家门口挺埋汰,自家门前得收拾干净啊。”泰来县宁姜乡雄壮村网格员王建国每天奔走于百姓家中,苦口婆心叮嘱注意事项。像王建国一样,泰来县2086名网格员在基层显现着日渐重要的“网格力量”。

近年来,泰来县通过在中心城镇推行网格化建设,探索“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基层网格发动群众、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打通公共管理“最后一米”、社会服务“最后一微米”、群众路线“最后一纳米”,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

坚持“五好标准”

经过外出考察学习调研,泰来县本着“好使、管用、简单、高效”原则,各级党组织协同发力,做实、做细、做密网格化等各项基础工作。

针对城乡和社区不同居住人群和服务管理内容,在农村以30户左右为标准,社区以200户左右为标准,乡镇镇直区域以30-50户为标准,建立农村网格1953个、社区网格133个,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在选人用人上坚持优中选优,选好人、选靠谱的人、选能张罗事的人,其中退役军人、党员、屯组长、村民代表占网格员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龄在43岁,90%以上为初中以上学历,且都具有思想道德品质好、沟通协调能力好、群众信任基础好、乐于助人心地好、家庭和谐条件好的“五好标准”,打造了一支年富力强的基层社会治理生力军。

享受11项权力

泰来县结合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和特点,赋予网格员“三奖评”家庭评选和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政策享受的提名建议权、党的政策宣传权、矛盾纠纷调处权、涉黑涉恶和治安维稳线索举报权等11项权力,网格员职责、权力被形象比喻为“10件宝”作用。

疫情防控阶段,网格员就是疫情防控“安全哨”,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排查、登记、管理返乡人员;秋收以后,网格员又变身秸秆禁烧“灭火器”,组织发动群众进行秸秆打包离田,巡逻在田间地头有效管控禁烧;邻里间发生矛盾时,网格员主动帮助协调劝解,就成了基层矛盾“减压阀”;在日常走访过程中,他们“变身”为社情民意“传感器”、村容村貌“巡逻员”、隐患排查“显微镜”、环境卫生“手电筒”、政策宣传“大喇叭”、纾忧解困“小棉袄”、群众冷暖“温度计”,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动员群众清扫房前屋后卫生,向乡村两级反映群众诉求,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同时,按照泰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时转换“频道”,分阶段动态调整,做到突出重点,“一盘棋”统筹推进。

运行管理“四位一体”

“前两天家里水管冻裂了,我给村里网格员郑晓刚打了电话,没过10分钟他就过来了,连烘带烤把冰化了,还给我买新管子安上了。”胜利乡哈拉村村民吴景权感动地说。网格员不仅在融化着水管上的寒冰,也在用暖心行动温暖着群众的心。

为快速收集处理群众反馈问题,泰来县搭建金字塔形的“四位一体”运行管理体系,县级层面组建网格化工作专班,设立指挥平台,服务热线:8851890,寓意是“拨拨我一拨就灵”。乡镇层面建立镇级网格化工作微信群,成立“中转站”,对事项进行受理、分拨和反馈。村级层面组建村级网格化工作微信群,建立村级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网格员工作实行建群、走户、报告“工作三部曲”,网格内所有居民全部入群管理,定期入户走访,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发挥“网格化”神经元作用,真正的让群众一个电话、一个信息,网格员便出现在家门口,为民解难,赢得了群众信任,获得了群众点赞,成了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为让网格员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泰来县出台了激励奖励政策。农村专职网格员补助实行“村补、县奖、乡激励”,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定额和绩效补贴。社区专职网格员工资标准按照当前委主任工资每月1270元标准执行,并享受民政部门每月200元补贴。对考核优秀的农村专职网格员可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在参加事业编制和社区工作者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泰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炜东介绍,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乡容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更加精准精细,“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架起了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