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
□王贵宏
在小兴安岭,松鸦有个好记的绰号叫“山和尚”,因为它东飞西落,总是独来独往,就像“独行侠”。说起山和尚,会想起另一个同样不雅的俗名:“黑寡妇”。黑寡妇也是山林中喜欢形影相吊的鸟儿,它身着一袭漆黑外罩,头顶有缕红缨,特征明显。它们看起来都是性情怪僻的“孤家寡人”,偶尔在林中碰上也互不理睬。
松鸦块头不大,但嗓门特高,整天叫嚷不休。它最大的长项是能够模仿一些鸟儿的叫声,有时这种高超的口技表演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大多时候,它只是本能地发出难听的噪音。
松鸦从不储备食物,啥时饿啥时寻觅些昆虫、草子果腹。在冬天食物短缺时,松鸦常进入山边的村屯,到庄稼地和田园里找些人们丢弃的苞米等食物,因而常被人们用夹子捕捉。由于缺乏远虑,松鸦的生存能力很差,只有金秋松塔成熟,才能过上一段好日子。它们喜吃坚果却不懂得储藏,吃饱便忘乎所以地大喊大叫。
有时你若听到一只松鸦叼着枚松塔落在石块或倒木上,旁若无人地边蹭嘴边叫嚷,你疾跑上去大吼一声,它就顾不上嘴边的美味,惊慌失措地飞上树去了。拾起松塔,看着树枝上松鸦气呼呼的模样,感觉特别好笑。这时候它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变换腔调,那鹦鹉学舌般的怪嗓门,颇为滑稽,其实,它极有可能是用一种你听不懂的语言在骂你这个半路劫食的“强盗”。
爱叫的鸟儿没心眼儿,太过张扬同样容易给自己惹祸。松鸦习惯整天大喊大叫,常暴露自己,引来山猫、鹰等天敌,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啄木鸟则从不做无聊的聒噪,很低调,总是有条不紊地默默干自己的事。它们将窝建在高高的枯树洞内,温暖且安全,窝内浆果干果等食物储藏丰富。但啄木鸟并不坐吃山空,天气好时还外出觅食,它用利喙啄击树木的声音,四季不停地回响在森林里。那当当当的声音像是为森林驱赶寂寞,更像给虫类敲响丧钟,其实,那声音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只有勤劳,才不会饿肚子。
(本文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