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庆 37载守护红色遗址

张宝庆在清扫“中共北满省委旧址”纪念碑。刘斌摄

□刘斌 本报记者 邢国军

“山高、路滑,注意脚下,登上418级台阶,就是胜利!”清明节前夕,一位老人带着儿孙,冒着春雪早早地赶赴锅盔山顶的“中共北满省委旧址”进行祭扫。他们擦拭纪念碑、清扫路面、凿冰除雪,为前来祭奠抗日英烈的人们提供方便。

这座让老人情系半生的锅盔山,位于伊春市乌马河区西乌马岭,抗联遗址、“中共北满省委旧址”正处于这座海拔1076米山峰的北侧。而这位老人,则是执着守护旧址37载、坚持传承抗联精神的伊春森工乌马河林业局公司西岭林场分公司退休职工张宝庆。

精神高地执着守护

1938年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迁至锅盔顶主峰北侧4.5公里处两个岩洞内。之后两年,中共北满省委一直在此领导着北满军民的抗日斗争。这里还是李兆麟将军那首著名的抗日歌曲《露营之歌》第四段歌词的诞生地。

为保护红色遗址,缅怀抗日英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承抗联精神,1984年10月,乌马河林业局广大党员干部自己动手,在“中共北满省委旧址”建起一座纪念碑。

怀着对抗日英烈的敬仰之心,时年30岁的林场职工张宝庆主动请缨,要求去守护旧址。于是,1984年那个金秋,张宝庆开启了他的旧址守护之旅——排查火灾隐患、清扫旧址地面、擦拭纪念碑、归置岩洞里摆放的物品,就成了他每天工作的基本内容。

但是,张宝庆自己也未曾想到,这一守,就是大半生;这一守,竟守白了头;这一守,“中共北满省委旧址”也成了他须臾难离的精神高地。

守护的历程艰辛而漫长。张宝庆的家离旧址有10多公里远。每天,他都要骑行40多分钟,再推车前行1公里,最后再攀爬418级台阶,才能到达旧址。初春,春寒料峭,山路湿滑;盛夏,蚊虫叮咬,酷热难耐;深秋,霜染层林,寒气生发;严冬,寒风呼号,积雪难行。年复一年的爬坡过坎,张宝庆早已对往返旧址的道路了然于胸。每走一个来回,周身肌肉都会感到酸痛,何况是经年累月的反复,如果心中没有信仰和追求,根本就坚持不下来。

当有党员干部及游客慕名前来祭奠时,张宝庆又化身导游员和讲解员,讲上一段抗联故事。随着参观祭奠人员的日渐增多,张宝庆逐渐感觉到自己掌握的抗联历史知识不够用。于是,他通过向附近老人请教、检阅地方史志、翻看抗战史籍等方式,主动了解中共北满省委在乌马河地区的活动细节。慢慢地,张宝庆再讲述那段峥嵘岁月,哪怕是一碑一石、一松一洞,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也能让听者为之动容,内心为之震撼。

“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抗联将士们吃草根、嚼树皮、喝雪水、啃马皮那是常有的事儿。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胜利前仆后继、共赴国难!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守护好革命遗址,弘扬传承抗联精神。”这样掏心窝的话,张宝庆不知讲了多少遍。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时间一晃儿就过去了25年。2009年,张宝庆退休了。但是25年的守护,旧址早已与张宝庆的世界融为一体,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能继续守护旧址,张宝庆向单位提出“退而不休”,申请义务守护旧址。有感于张宝庆对旧址的真挚情感,单位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按月给予他一定的交通补助。于是,张宝庆的旧址守护之旅继续向前。

最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宝庆身上的病痛日渐增多,上山下山变得费劲,走走停停,一路上得歇上好几气儿。但是心中的那份信念,一直支撑着他。每次登临旧址,做完各项工作后,他常常凝视着周围的山林,久久不去;或是抚摸着碑身,一遍遍端详。在这里,张宝庆的内心平静而愉悦。

家人都十分理解、支持张宝庆的选择,为了延续他的“守护梦”,儿孙也积极参与进来,经常陪伴、接替他上山祭扫、守护。

偶尔有个头疼脑热,张宝庆就会因难以成行而愈发惦记对旧址的守护。儿子张勇非常理解父亲的心情,每当此时,就会一声不吭地骑上摩托赶往旧址,代替父亲守护。如今遇到前来参观祭奠的人,张勇也能向来访者讲述和旧址有关的抗联故事了。

每逢周末、节假日,张宝庆尤其开心,因为孙子张烙名经常会陪爷爷登锅盔山守护旧址。小烙名帮着爷爷打扫卫生、擦拭纪念碑,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牢记了这段红色历史,爱国主义的种子已在稚嫩的心田深深地扎下了根。

如今,“中共北满省委旧址”早已成为令人敬仰的精神高地,每年的清明、“五四”“七一”“十一”等节假日,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普通市民及外地游客纷纷登临,凭吊民族英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据不完全统计,37年来,这里已接待参观者6万余人,人们重走抗联路,重温党的历史,回顾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激发爱党爱国的宝贵情怀和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而张宝庆表示,只要他还能走得动,就一定要上锅盔山,继续守护好旧址,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抗联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