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炉火中的特钢记忆

曾经的建龙北满特钢技术中心办公楼。孙铭阳摄

1955年竣工的公司办公楼总办公厅土建竣工(1955年10月27日)。

825轧机。孙铭阳摄

□孙铭阳

日前,工信部公布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龙北满)的实验室、办公楼、825轧机、档案资料等核心物项成功入选,他们默默见证了中国特钢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而这座在“一五”时期兴建的国家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中唯一的特殊钢制造厂,也在祖国的国防、军工、国民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卓越成绩,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祖国的掌上明珠”。近日,记者前往齐齐哈尔,走进建龙北满,找寻那些铁水奔流、钢花飞溅中的钢铁往事。

1950年2月8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和贷款援建协定,其中就有拟建的特殊钢厂。同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厂计划任务书。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北满钢厂设计任务书,并委托苏联设计。1952年8月6日,苏联黑色冶金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格利高里杨总工程师到达中国,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1952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国各地抽调的建设者,走进常年风沙肆虐的富拉尔基。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白天在工地的草房里办公,晚上睡在能躺下三十多人的土炕通铺上。经过三年艰苦的建设,1956年8月8日上午,8号电炉流出了第一炉钢水,结束了黑土地上无钢无铁的历史,揭开了北满特钢历史的崭新篇章。

危机中 立过大功的 825轧机

在建龙北满轧钢大棒生产线车间里,经过高温加热的圆形钢材正在被轧制成方形钢坯。这间始建于1955年的轧钢厂,是北满特钢建厂初期建设的主体厂房之一。基建施工过程中,在距地表9米多的淤泥质沙层中发现了一具披毛犀化石,完整程度接近100%,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最完整的披毛犀骨架,现作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陈列于黑龙江省博物馆。

作为建龙北满特钢主要生产成材单位,轧钢厂是当时特钢厂里生产规模最大、拥有设备最多的生产单位,主要任务是将平、电炉生产的钢锭轧制成自用坯、商品坯和大、小型商品钢材,从建厂至2000年的钢材产品几乎都由轧钢厂生产,见证了中国特钢产品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先后有多名苏联专家亲临现场给予指导和帮助。

其中有一台1957年从苏联引进的825轧机一直使用至今。“825轧机不仅见证了建龙北满轧钢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更曾在北钢身陷危机时力挽狂澜,说它是建龙北满轧钢历史上的‘功勋设备’毫不夸张。”建龙北满轧钢首席专家陈金富说。

1980年进厂工作的陈金富,在轧钢厂工作了40余年,对车间里的每个设备、每个零件都如数家珍。提到这台825轧机,在陈金富的讲述中,那段峥嵘岁月得以浮现眼前。

1957年9月下旬,轧钢车间包括825轧机在内的多台设备都进行了负荷试车,人们最担心的就是这台从苏联进口825轧机操纵手能否熟练地进行操纵,经过仅几个班的时间空负荷试车,三位在苏联实习过的操纵手不负众望,很顺利地就投入了生产。

陈金富说,825轧机是初轧机,在轧钢生产中的作用是开坯。2003年北满特钢改制过程中,面临合同订单量不足的难题,在经过多方摸索后,依然效益不理想。

2005年,北钢另辟蹊径,尝试用初轧机轧制成品,改变了以往大圆棒材只能锻造的历史,这一转变迅速扭转了没有订单的被动局面。经过一系列的摸索改进,825轧机能够轧制出直径180—310毫米的各种棒材,国内各厂家的订单纷至沓来。

后来陆续经过多轮技改,轧钢厂拥有了更先进的设备,825轧机也退回到了初轧开坯的位置,继续在曾经的岗位上见证钢材的生产。

刻苦 钻研精神 激励后人

1953年9月,正在建设中的钢厂收到苏方第一批技术设计资料70卷,其中就包括中央试验室即现技术中心的设计。1955年建成投产时技术质量部所在名为“中央试验室”,设计能力偏低,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生产中逐渐形成产品检验和科研两大系统。

众所周知,建龙北满从投入生产以来,就立足为国防、军工及国家各行业重大技术装备的生产提供关键性的特殊钢材料,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第一枚洲际导弹等多个“国家第一”提供了关键性的合金钢材料,这些关键性材料的研发、检验都在当时的中央试验室进行。

时针回拨到那段峥嵘岁月。1958年7月15日,当时的建龙北满成功在国内首创白渣法冶炼轴承钢新工艺,同年11月成功用碱性平炉冶炼出汽轮发电机转子钢。这两项新工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北满特钢冶炼技术已跨入了国内先进行列,特别是白渣法冶炼轴承钢,改变了国内传统的电石渣法冶炼轴承钢工艺,极具钢厂代表性的产品——轴承钢也由此诞生。经过数十年质量的提升、工艺的打磨,直至今日,高档轴承钢依然是建龙北满的主打产品,以其过硬的产品质量通过国际公司的质量认证。

除了轴承钢之外,建龙北满还有一项主打产品也在这里诞生——冷轧辊。“轧辊作为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以前全都是进口。”技术中心产品工程师姚凤祥说。

为了节约成本以及突破卡脖子技术,1962年,北满特钢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批冷轧辊锻件100支。冷轧辊生产技术要求严格,当时在国际上属于高难产品。冷轧辊的试制成功,标志着钢厂的生产达到了新水平。

到了1980年,为了解决国家急需,建龙北满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同心协力,日夜奋战,经过两个半月的努力,先后闯过三道技术难关,终于试制成功武钢一米七冷轧辊坯料,经冶金机修厂加工后交付武钢试用。结果表明,国产轧辊质量超过国外辊,接近国外先进轧辊水平。

“当时厂里有一位研发工程师叫刘瑞奇,负责轧辊的研发。虽然刘瑞奇1998年就已经退休,但他的钻研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刘瑞奇以厂为家,无论是检测还是总结报告,研发轧辊的全过程,他都亲力亲为,总能在现场看到他。”姚凤祥说,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现在他自己接过了轧辊更新换代的工作,他也一直以刘瑞奇为榜样,在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建龙北满生产的轧辊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20余家钢铁公司提供供货服务。

去年8月份,由于新设备的引进以及研发队伍的扩大,见证了无数项新产品诞生的技术中心楼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科研和检验人员搬迁至不远处设备更加完善、装修一新的技术中心办公楼,续写特钢的辉煌。

满载 辉煌的 特钢档案

建龙北满的办公楼在1954年兴建时,是富拉尔基当地最大的一座办公楼,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一位女工程师设计,办公楼外形采用了欧式格调。

据厂里年纪较长的人介绍,办公楼设计原为五层,近万平方米,顶层规划设计会议室和跳舞厅,其余四层为办公楼,厂前区为花园设计。但是1955年党中央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指示后,正在施工的工厂办公大楼,虽然基础已全部完成,但地面以上建筑的面积削减一半,取消四、五层,楼项上的欧式防空观测楼也取消了。

正是这座办公楼,见证了我国自行兴建的第一座特殊钢企业从建设到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这座办公楼三楼的一间办公室内,退休员工李东昕告诉笔者,1957年3月12日,建龙北满的第一张报纸《钢讯》在这里诞生。同样是1957年,11月3日的上午,钢厂正式投产的日子,各界代表和中外来宾在办公楼前举行了剪彩仪式,如火如荼的特钢事业由此拉开帷幕。

历史的细节得以清晰地回顾,离不开完整保存的档案。李东昕说,建厂时期的批文、图纸,在后来发展过程中编纂的厂志、大事记、回忆录等档案都完整地保存在办公楼的地下室里。

随着企业的发展,2017年建龙北满成为建龙集团旗下子公司。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为建龙北满明确定位,“成为国内一流特钢企业和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国家级典范”。为了讲好钢铁故事,使这颗共和国的掌上明珠再放光芒, 建龙北满决定修建展览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也让更多的人了解特钢的故事。为此,建龙北满返聘了几位已经退休的员工,李东昕就是其中一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这项工作,将大量的档案、文件整理归纳出来,通过展览馆展示出来。”

静物无言,却仿佛依然能听见它的诉说。坐在建龙北满的档案室里,翻阅着泛黄的纸张,筚路蓝缕的创业期,栉风沐雨的成长期,浴火重生的发展期……

建龙北满发展的历程如电影般在眼前掠过。这座被誉为祖国“掌上明珠”的特钢厂,在历史中穿风越雨而来,谱写了一部光华夺目的贡献史,如今,正站在时代的潮头,奋楫扬帆,乘风破浪。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建龙北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