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助养老“1+4”:

请看“新王家屯”

每年冬至,希望社工组织村民一起包饺子。

高潮村举办重阳节百家宴。

王亚玲为村民义务理发。

社工在教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

社工为村民拍全家福。

□本报记者 莫丽萍

还记得那个2018年11月被黑龙江省民政厅确立为全省农村互助养老推广示范点的王家屯吗?虽然交通“空白”、村落“空心”,却以一家有事百家帮的“王家屯模式”,成为黑龙江省互助养老的一个范本,并在佳木斯市桦川县丰收村成功“复制”。两年半的时间过去了,王家屯互助养老模式进一步创新升级,近日,记者来到王家屯进行了走访调查。

踏查王家屯

互助模式升级

激发村民自治热情

高潮村王家屯,是百年老屯,位于哈尔滨市城乡结合处,从高德地图上看,与哈尔滨市中心相距近50公里。

近日,记者驱车“堵车+跑丢”行驶2个多小时来到王家屯。下了大路驶上“屯路”,狭长的道路上,不见任何车与人。之所以说这里交通“空白”,因为王家屯通向村外的道路只有一条,最近的公交车站也在1公里之外;之所以称其为“空心村”,是因为原本256人的屯子,目前常住人口不足百人,50岁以上人口占比95%,子女不是常年在外打工,就是搬到城里,因为没有幼儿园,连儿童都很少见。可就算是这种环境,老人们仍守着这份乡情,抱团取暖。

今年66岁的白惠芝,被村里人称为“大落忙”,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她里里外外的张罗,三年前被村民选为屯里互助养老协会会长。她本想在穷乡僻壤中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老去”,却因互助养老被媒体报道,意外成了“网红”。

黑龙江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高珊告诉记者:“在希望社工的引导下,高潮村以屯为单位建立了‘互助养老协会’,以及‘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将村民们聚集在微信群中,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就在群里吆喝一嗓子,一家事百家帮……”

“街道请来社工打造‘互助养老’,更是让我们有了另一种活法!”白惠芝感慨地对记者说。

1

防疫期间 83岁老人到卡点送水

“防疫人员守护我们的家园,我要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83岁的老人穆亚芝,在去年王家屯防疫的志愿者队伍中格外“亮眼”。她本是“被服务”对象,却每天为坚守卡点的防疫人员送开水、拍照片……她对大家说:“防疫人员守护村屯,也就是在守护我们的家园,我要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如此高龄的老人都勇敢地冲向防疫一线,其他人更是不甘落后。今年初本土疫情再次暴发后,村民赵允霞也在第一时间主动报名成为防疫志愿者,每天不畏严寒为外来人员登记、入户排查、宣传防疫知识。她说:“在我最难的时候是大家帮助了我,我也要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去年,赵允霞到外地看望打工的儿子返回后,在居家隔离期间情绪低落。希望社工窦青、高珊,以及村委会工作人员等为她送来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物资,同时每天与她聊天做心理疏导,使她重燃生活的信心。疫情好转后,她还帮助有困难的村民种地。

今年春节,在外打工的儿女们无法返乡,想给父母网上购物却苦于快递不到屯。白惠芝得知后,主动让大家把快递地址写成附近小区她儿子家的住处,然后由她爱人骑摩托车充当义务快递员,为村民送到家。

2

日常生活 一家事百家帮

“有人半夜犯病,我们有骑三轮车到屯口迎120的, 有去医院帮垫住院费的”

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们成立了运输志愿者服务队,共享人力与车辆,谁家有三轮车、摩托车、私家车,信息公开,不收费或低收费为大家服务。据白惠芝介绍:“屯里有个老人,半夜突然犯病,我们有打120的、骑三轮车到屯口迎的、帮抬人的,还有的悄悄带上钱,组团去医院,先帮交上住院费……”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希望社工每年都开展“情暖冬至”包饺子活动,他们带来蔬菜、肉馅、面粉等,大家围聚在一起,分工合作,动作娴熟。村民胡佰玲告诉记者:“大家齐动手,不一会儿就能包完50斤面粉,我们把刚出锅的饺子直接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上门。”平日里,谁家包饺子、包黏豆包也是如此,自家准备好米面,大家共同帮忙。此外,志愿者们还为行动不便的、有事儿忙不过来的老年人,做口饭、送点吃的,用他们的话讲:“那都不是事儿!”

交通不便也造成了村民剪头难题,若进城剪头来回路费就得30元。村民王亚玲年轻时学过理发,于是从2019年至今,她上门为老人理发180多人次。后来村民姜兰芳也加入其中,两人成立了理发志愿者服务队,在屯里设立的关爱点一同免费为村民理发。

3

休闲时光 秧歌队老壮观了

“伴着音乐扭起来,围观的村民也难耐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谁说老年人的娱乐生活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王家屯的秧歌队老壮观了。

白惠芝告诉记者,“没有疫情的时候,每天晚上是扭秧歌时间。30多人的队伍,一水儿的红衣服、粉扇子,伴着音乐扭起来,老有意思了,围观的村民也难耐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老有所乐,也老有所学。平日里,村民们每天下午都有“头脑风暴”课。在社工组织下,学习智能手机使用、网上购物、手工编织、做家常菜等,穆亚芝老人会拍照,就是在这课堂上学会的。

创新“1+4”模式

揭秘“新王家屯样本”

王家屯互助养老的事迹与故事不断被口口相传,媒体报道后,更是声名远播。2018年11月,高潮村被黑龙江省民政厅确立为全省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观察点,王家屯成为全省农村互助养老推广示范点。

原本几乎凋敝的“空心村”,是如何变成“网红村”的?

引入社工:互助养老的核心力量

3年前,高潮村迎来了一群穿着“绿马甲”的社工。开始,村民们还怀疑是不是“骗子进村”?渐渐地,他们的生活中已离不开这些社工。

“85后”高珊是社工“科班”出身,2018年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回到哈尔滨,加入到希望社工服务中心。正值平房区平盛街工委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方式,率先在全省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希望社工服务中心,共同策划、实施党建引领的“农村互助式养老”创新模式。不久,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脱贫攻坚农村困难家庭和“三留守”人员社区关爱支持项目》获批,高潮村成了该项目的首批试点之一。高珊便带着“90后”的小伙伴们进驻了王家屯 。

这群城市里的“新新人类”,初次转战到农村,尽管有着各种不适应,但他们为融入群众中开展工作,成为驻村社工,与村里的老人们共同生活了5个月。

创新模式:打造“1+4”体系

在2018、2019两年时间里,希望社工团队先后组织近40名专家、专业社工、志愿者投入到王家屯互助养老探索实践。持续开展“美好乡村”社区平台培育、“希望乡伴”脱贫攻坚三留守人员关爱、“幸福乡村”社会组织培育、“温暖乡情”农村困难家庭支持、“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五大计划等,大大小小的服务活动200余场,受益人次达5000多,搅动了高潮村互助养老的“一池春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机制已在村民心中深深扎根。据高珊介绍:“加入其中的老人,每天通过微信或电话向工作小组报送服务需求,志愿者自愿报名或由小组指定与老人匹配对接,志愿服务所获得的积分可兑换奖品,也可储存‘被服务’时长。”

目前,“时间银行”包括8大类的50项服务,王家屯有30名村民骨干加入到其中。“时间银行”不仅让互助养老形成双向流通,同时也建立起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时间银行”使互助养老双向流通

在平盛街道的支持下,希望社工通过组织建设和各种活动,培养和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在高潮村王家屯和马家沟屯,设立了邻里关爱互助点、组建互助养老协会、成立志愿者服务队……高潮村的互助养老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一年后,王家屯互助养老便颇见成效。希望社工创新形成了“1+4”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高珊具体解释说:“即党建引领,社工+邻里关爱互助点+村民互助养老协会+志愿服务。”

在这种模式体系下,王家屯互助养老从邻里守护与探望等基础服务到日常生活照护服务,延伸到院落卫生、协助代办、农村特色、精神慰藉、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等养老深层服务内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渐进式互助养老发展模式。

“此模式具有就地养老、成本较低、操作性强、可持续、社会效益高等优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黄红对记者说:“作为现有农村养老福利政策的一种补充,弘扬了邻里互助文化传统,适应农村老年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养老情结,同时具有很强的复制性。”

建立社工站

打通为民服务 “最后一米”

黑龙江省的老龄化程度高,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而农村养老问题形势更为严峻。

省民政厅慈善社工处处长翟福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民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希望社工在高潮村致力于农村互助养老的实践探索,有效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和社会养老的不能。”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引入社工组织,孵化社工人才,多为民办实事,近日省民政厅连连推出“大手笔”:成立了黑龙江省社会工作协会;建立省级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20家试点单位,其中哈尔滨6个。

省民政厅厅长郭冀平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将社工站建设作为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作为解决基层民政力量和能力不足,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的有效路径来推进,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社工站的建立,必然为“空心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推广与复制,带来更多的希望。

期待更多

“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振兴不仅要发展产业,更要解决好养老问题,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眼下,王家屯互助养老模式在“软件”上已形成体系,在“硬件”上,村民启盼着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何时能通车?何时养老服务更到位?何时能有产业支柱?

喜讯传来!平盛街道工委书记温洪宇告诉记者:“已与哈尔滨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协商,年底前210环线公交车直接入村,并延长348公交线,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潮村的互助养老模式?温洪宇表示:“今后互助养老协会会更多地承接社会公益组织项目,将社工们的时间和精力腾出来,投入到乡村产业发展上,用经济发展成果反哺互助养老,未来的互助养老模式,也要由‘自助式互助养老’向‘集中式互助养老’发展。”

听到这样的消息,在场的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

图片均由希望社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