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现场。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伟民摄
□张旭辉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伟民
19日,记者走进鸡东县年产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现场,映入眼帘的是3座高耸的烘干塔,4座已封顶的高大玉米仓储罐、挺拔耀眼的蒸馏塔,综合办公楼、食宿楼等已全部封顶,新建成的玉米堆场已经投入使用。这个省百大项目一天一个新变化。
鸡东县年产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由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6.06亿元,年加工转化玉米92万吨,年产燃料乙醇30万吨、DDGS饲料27.2万吨。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利税超亿元。该项目是实施“农头工尾”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有效转化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玉米,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并创造300个就业岗位,助力农民就近务工。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该项目于今年3月复工,目前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土建完成80%,安装工程完成60%。承建方投入“重兵”,科学合理地分布人员、机械,每天施工都在11个小时以上。在抢前抓进度的同时,严抓项目质量不放松。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层层把关,不合格的决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鸡东县政府建立了重点项目工作台账,将项目进度上墙,倒排工期。建立全程服务机制,组织包保人员定期深入园区了解进度,对存在困难的项目“量身定制”服务方案,确保服务不缺位、项目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