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辽宁接连出现本土病例

疾控专家:防控不可懈怠 及时接种疫苗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霍营

近期,安徽、辽宁接连出现本土病例,牵动着国人的心。新一轮疫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疫情仍未彻底结束,防控工作须臾不可懈怠。在全球疫情形势仍旧严峻的当下,个人又该如何做好防护?20日,记者采访了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

据了解,早在“五一”假期前,国家卫健委就已指出,防止疫情反弹任务仍较为繁重,假期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放松。当前安徽、辽宁两地出现的此次疫情为“五一”小长假后出现的第一波疫情,更是提醒我们,疫情防控不可心存侥幸,仍需做好防护工作。

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学校卫生所所长高飞提醒,公众要密切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动态,如非必要,不要前往疫情风险地区,要主动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必须前往,请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屯)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后要按照省市相关防控措施执行,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请主动详细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以便于及时排查。

记者通过梳理安徽、辽宁两省卫健委官方通报信息发现,本轮疫情中,感染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第20届亚洲科学理事会大会上强调,“直到所有国家安全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是安全的。”他表示,当前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还不高,距全民免疫还远远不够,仍然要高度重视,谨防输入的风险。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手段!”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所以符合条件的18周岁以上居民都应该尽早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此外,专家还表示,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要时刻注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密闭公共场所活动时)、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等良好卫生习惯,减少不必要的聚集聚餐;注意饮食卫生,食物煮熟煮透,不吃生冷食物。实行分餐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恐慌、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主动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