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哈尔滨:激荡大江的旋律

坐落在松花江边的哈尔滨大剧院。

1992年,第二十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松花江边演出盛况。资料片

哈尔滨音乐厅内上演高雅音乐会。

□文/黑龙江日报

全媒体记者 晁元元

摄/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峰 邵国良

延长3.6公里的哈尔滨音乐公园内,编钟、古琴、音阶、乐谱……处处“律动”着音乐元素,手举彩色风车的孩子追逐嬉戏在耳麦长廊,一位年轻的妈妈站在“西方平均律”前向女儿讲解着什么,悦耳的歌声从“月光剧场”传来,如丝如弦。

5月23日,“松花江上·百年印记”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队走进哈尔滨,足迹所至,音乐之城气息迎面扑来。

远望北岸哈尔滨大剧院,它依水而建,流线型建筑好似跳跃的音符,又如一条律动的绸带,迎风起舞。江对面的哈尔滨音乐厅与之辉映,像一颗璀璨钻石,晶莹剔透,点亮夜晚。

这是被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城”,走在街头巷尾,走进音乐殿堂,我们到处感受着流淌在城市深处的动人旋律。

灿若星河

音乐“拼”出城市发展图谱

“百年音乐之城并非浪得虚名。”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门口,90后郁聪与记者分享观后惊喜。

他说,仔细端详展板上200多名艺术家的简历后,他发现黑土地上走出的作曲家、歌唱家、指挥家、演奏家,几乎占了中国音乐界的半壁江山,“完全可以用灿若星河来形容。”

这份长长的“故乡音乐家”名单上,不仅仅有张权、郭颂、汪立三、刘锡津、傅庚辰、金铁霖、李双江、殷秀梅、万山红、李健……连在他心目中像“神一样存在”的谷建芬,也在哈尔滨生活过,曾就读鲁艺音乐学校学习作曲,地址在今天的哈尔滨南岗三中。

“西部歌王王洛宾你知道吗?”小伙子自问自答着,“13岁在横道河子火车站上当信号员,1929年16岁的他在哈尔滨公开发表了音乐作品,为一部塞克话剧作品配乐,那是他音乐生涯的处女作。”

在这座国内第一家融城市历史和音乐历史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里,我们见到馆长苗笛,他正“变身”讲解员,为一群参观者答疑解惑。

听苗笛溯源哈尔滨音乐历史,人们总会对“音乐之城”的艺术魅力惊艳不已。

“乐有箜篌,木槽革面施九弦”,这是《魏书》以文字形式对黑龙江地区古代民族乐器的早期记录,公元五世纪末,生活在这里的东胡人后裔能歌善乐;而金代石幢八面浮雕上,刻画着古人演奏琵琶、箫、阮咸、笛子等高歌欢舞的场面。

博物馆里千余件特色展品,涵盖乐器、史料、手稿、唱片等,拼出了哈尔滨百年城市音乐发展宏大的图谱。

上世纪20年代,瞿秋白在哈尔滨第一次听到俄语版《国际歌》,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后来他翻译、介绍并传播《国际歌》,留下的“英特纳雄耐尔”译法沿用至今。

《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唱出了三千万东北同胞悲愤的情怀,更有那“收回宝藏”的决绝心声。

难忘的江桥抗战第一枪,马占山部改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转战白山黑水,可以确定的是,田汉、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与黑龙江抗日义勇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以进行曲旋律发出民族救亡最强音。

“音乐是哈尔滨城市的灵魂,松花江,哈尔滨人心中的母亲河,激情音符流淌在众多音乐人笔下,岁月沉淀的许多经典旋律,是名副其实的时代歌声、战斗号角。” 苗笛感慨地说。

百年积淀

以音乐之名传承城市文脉

我们乘船沿松花江顺水而下,“西洋音乐流入哈尔滨,最早也是从水路而来。”船上,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学清对记者说。

俄国人戈利岑曾在《中东铁路护路队参加1900年满洲事件纪略》中描述:1899年4月,一艘叫阿尔卑斯号的轮船从黑龙江出海口尼古拉耶夫斯克港(庙街)出发,船上载有中东铁路护路队员、医生、神职人员和一支铜管军乐队,他们沿黑龙江上行进入松花江航道抵达哈尔滨。“这一切发生在1903年中东铁路正式通车之前”,刘学清强调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大量俄侨音乐家的涌入,哈尔滨诞生了中国第一所专业西洋音乐学校,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多个与音乐有关的“第一”都写进了哈尔滨城市的历史。

哈尔滨歌剧院原副院长、国家一级指挥刘克纪向记者说出了一连串音乐家的名字,特拉赫滕贝格、隆德斯特列姆、佩季娜、舒什林、列梅舍夫、维杰尔尼科夫、洛帕托、阿恰伊尔、赫尔穆特·斯特恩,他们都曾生活在哈尔滨,或登台献艺,或甘为园丁。“可以说,我国第一代从事古典音乐的音乐家,几乎都是师从于哈尔滨俄侨音乐家。”

1908年4月,俄国外阿穆尔铁道兵旅团管弦乐团首次在哈尔滨演出交响音乐会,曲目有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等经典作品,哈尔滨有了最早的交响乐的演出。1919年,中东铁路俱乐部交响乐团成立,这是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前身,即“老哈响”。

刘克纪回忆,时任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的赫尔穆特·斯特恩1979年来中国演出,曾专程回到哈尔滨,他与老师特拉赫滕贝格都曾是“老哈响”成员,并一生感念哈尔滨。

“从1979年至1995年间,斯特恩至少7次回到哈尔滨演出并讲课,他曾筹集了钢琴、小提琴制作设备及几箱子乐谱,赠送给家乡哈尔滨。”

23日19时,大型主题交响曲《灯塔》在哈尔滨音乐厅上演,这是哈尔滨交响乐团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音乐厚礼。

在演出后台,当晚担纲独奏的驻团钢琴家克劳迪娅·杨接受了采访,这位马来西亚华裔表示,哈尔滨是一个有音乐传统的城市,音乐遗产得到保护,并在这片丰沃土壤中生根发芽。“我将以音乐做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哈尔滨,认识哈尔滨交响乐团。”

重新起航的新“哈响”,立志打造“国内一流,亚洲上游,国际知名”的优秀乐团,2017年起,乐团面向全球招聘演奏员,数十名国内外优秀演奏家牵手“哈响”。

看台上一位老乐迷为演出点赞,他说,“就像柏林人为柏林爱乐骄傲一样,相信未来哈尔滨人也会为新哈响自豪。”

60年“哈夏”

音乐城人们的坚持和热爱

作为中国举办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国家级音乐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今年迎来了60周年庆。

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1961年7月5日在松花江畔哈尔滨青年宫开幕,如今已连续举办了34届。

刘克纪记得1964年第一次参加哈夏音乐会演出的情形,他拉手风琴为独唱、小合唱、舞蹈伴奏。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融入我的生活,数一数,竟一共参与了30届的哈夏演出,这成为我的音乐生涯实实在在的一部分,而每次参加哈夏音乐会演出就像登上一次新的台阶。”他说。

“舞台呈现永远是大剧院赖以生存的根本。”24日,哈尔滨大剧院运营方“驱动传媒”董事长钱程接受采访时说,“如何吸引观众持续不断走进来,关键看内核,即好的演出产品。”

对于城市地标,人们更关注的是它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哈尔滨大剧院用专业的眼光从世界各地挑选、邀约优秀演出资源,为这座城市的人提供了面向世界的视野。他们引进了大量中外歌剧、音乐剧、室内乐、交响乐、芭蕾舞等高端演出,让越来越多的人在音乐会现场,获得高层次的文化享受和艺术熏陶。

同一天,我们走进犹太建筑老会堂音乐厅,它以“小而美”的室内乐演出吸引观众,与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三足鼎立”,形成了多元的哈尔滨城市音乐生活空间。

每当“哈夏”音乐季到来,整座城市仿佛成了一个开放的大舞台。用哈尔滨市文史馆副秘书长李荣焕的话来说,音乐是哈尔滨城市文化鲜明特质,这有赖于城市文化历史传统的积淀,更来自哈尔滨人骨子里对音乐的热爱。

晚霞映照着松花江水面,在斯大林公园,一支叫“江畔之声”民间合唱队,正声情并茂地演唱着。指挥者叫卢吉山,他告诉记者,他们坚持了十几年,经常参加活动的有200余人,还引来一些“铁粉”站脚助威,欢乐的情绪常常感染着游人也加入队伍一起歌唱。

他感慨道:“有音乐的地方,心灵就有了归属,生活也会轻舞飞扬。”

松花江,曾经飞出过悲怆、愤怒的音符,更回响过欢快、奋进的歌声。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松花江上,必将再次奏响昂扬、激越、豪迈的崭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