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新英
小问题,微心愿。于雷手中一本“交朋友”名册,记录了庆安县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名字。日前,记者在采访庆安县委书记于雷时了解到,庆安县创新开展了万名党员干部“进社区、走小区、交朋友、办实事”主题活动,发动党员和干部深入群众,交朋友、结对子,办实事、解难题。
交朋友结对子 察民情听民意
群众的每一个小心愿,都要全心全意去回应。于雷介绍,庆安县全县170家机关和事业单位、9166名党员和干部,全部下沉到每个街道和社区,与31918户居民群众交朋友、结对子,与群众说知心话,为群众办实在事、解难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目前,已经帮助群众朋友解决小问题、完成小心愿3162个。
“我有两户好朋友,一户姓祝、一户姓于,每次到他们家里做客,聊的都非常好,我会把他们的需求和心愿记录下来,报给社区。”于雷介绍,庆安县开展的万名党员干部“进社区、走小区、交朋友、办实事”主题活动,1名党员或干部对接1~5户群众,主要工作就是了解群众的家庭情况、宣讲党史宣传政策、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掌握群众需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庆安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以好的党风政风带动好的民风,进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庆安县通过台账式管理,将所有“交朋友”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都纳入名册。
万名党员干部“进社区、走小区、交朋友、办实事”主题活动,是庆安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创新举措。庆安县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尺,积极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造“六个课堂”
庆安县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上率下,全面推进。
“规定动作要抓实,自选动作要创新。”于雷介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庆安县坚持分类施策、因人而异、守正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简要概况就是打造了“六个课堂”。一是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的研学课堂,二是手机网络上新媒体的云端课堂,三是革命遗址红色路线参观体验课堂,四是面向基层单位、企业、学校等开展宣讲课堂,五是通过系列文化活动开展的展演课堂,六是利用电视、广播、大屏幕、乡村喇叭等循环播放的党史故事广播课堂。
讲好庆安故事,赓续抗联精神。庆安县创新党史学习方式,依托国家二类革命老区历史遗址,规划设计庆安英烈园、烈士纪念馆,北满抗联指挥部旧址、中共北满省委机关老金沟遗址、许亨植牺牲地遗址、庆安援助抗联群众尹凤阁墓等革命文物教育阵地参观路线,打造“红色路线”、绘制“红色地图”,开展体验式教学,着力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引导党员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建民生实事“台账”
于雷介绍,庆安县围绕社会保障、文化事业、城市建设、基础教育、卫生健康、助农兴农、生态环境、政法服务等8个方面,确定58件民生实事,由22家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目前,已组织实施了社区义诊、就业培训、人居环境整治、停车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尤其是在县商业中心设立了全省首个县级警务服务驿站,实现了公安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年初以来办理各类证件和服务事项2900余件。
于雷说,庆安县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活化学习形式,坚持以学党史为载体,以悟思想为根本,以办实事为重点,以开新局为目标,提升学习成效,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