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019年9月27日1版

2019年9月26日2版

1959年9月14日4版

2007年8月15日1版

2002年5月21日1版

2014年9月11日1版

大庆油田开发 摘掉“贫油国”帽子

1957年初,国家地质部开始在松辽盆地勘探石油。经过两年多的勘探,1959年9月,在位于肇州县大同镇西北的第三号基准井喷出工业性油流。此时,正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之际,按照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的提议,将大同镇改名为“大庆镇”,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1960年2月,中央决定在大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会战。

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不仅结束了黑龙江省无石油的历史,而且一跃成为国家的重要石油基地,为国家摘掉了“贫油国”帽子,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

201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60年来,大庆油田生产原油23.9亿吨、天然气1350亿立方米,为黑龙江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万军民垦荒建场

从1947年创办松江省国营第一农场到1957年,黑龙江垦区已初具规模,但仍有上亿亩的荒地需要开发。

1958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确定在黑龙江省境内创办军垦农场。在此期间,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赴黑龙江垦区,组织指挥垦荒建场工作。黑龙江省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新垦区的开发。从3月到5月,8万多人民解放军转业复员官兵,连同随军家属、非军籍工薪人员和部分青年学生共10万人,陆续进入黑龙江,开发建设北大荒垦区。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北部,素有天然“绿色宝库”之称。1955年7月,省委决定在大兴安岭林区进行综合性营林建设,并成立由省、地委双重领导的大兴安岭建设委员会。同时,抽调大批转业官兵、林区干部和工人及招募的民工,迅速组成了6000多人的队伍,于同年9月分两批奔赴各建设工地,开始了大兴安岭的第一次开发建设。至1958年3月,在沿江建起了呼玛、开库康、额木尔、漠河4个林管区和43个森林经营所,并初步形成了大兴安岭护林防火指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