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百年巨变书写壮丽篇章

1923年10月,东北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成立。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国红摄

松浦大桥。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峰摄

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哈尔滨地铁集团提供

丰收。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国红摄

土改后,农民分地,插地标。本报资料片

哈电锅炉一厂房老照片。哈电锅炉提供

哈尔滨湿地。本报资料片

哈尔滨大剧院。本报资料片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丽平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建党百年来,哈尔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风雨兼程,凝聚振兴发展磅礴力量,书写了沧桑巨变的壮丽篇章。

1923年10月,东北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成立。自此,哈尔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革命斗争和抗日救亡斗争的指挥中心。1946年4月28日,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和支援解放战争可靠的大后方。

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共和国长子,哈尔滨率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尔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水平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哈尔滨成为一座开放、包容、时尚、活力、生态之城。

老工业基地坚如磐石

抗美援朝,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不仅改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更改变了哈尔滨的命运——这座松花江畔、欧陆风情的消费型城市,因南厂北迁、“一五”时期援建项目一跃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13项苏联援建工程、16家“南厂北迁”企业,哈军工、哈工大、哈兽研等一批大学大所兴建扩建,奠定了哈尔滨坚实的工业基础和科教支撑,“哈尔滨制造”填补了国内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的空白。

如今,跟随党的百年奋斗脚步,哈尔滨老工业基地发展再发力。坚持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与培育新兴产业新动能并重,哈尔滨着力构建“4+4”现代产业体系,现整体规模已超6000亿元。哈市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3个省级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哈尔滨新区自贸片区加速崛起,成为全省全市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

打通“动脉”畅通城市循环

2005年6月30日,《哈尔滨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4)》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自此开启了冰城人的地铁梦。2008年9月29日,中国首个高寒地铁系统——哈尔滨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9月26日地铁1号线通车……从第一条线路开通,到“十字+环线”构架即将形成,地铁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出行体验的同时,也在不断释放聚合效应。

城区道路长度超过4300公里、桥梁500余座,道路面积8000余万平方米……如今,随着城市地铁等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构建,从哈尔滨市出发,乘高铁1小时可通达省内各市地,航班通航国内外128个城市。

粮食生产“十七连丰”

75年前哈尔滨获得了新生,很快这里从战场变成了大后方。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从这里开始,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从新农村建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冰城与时代大潮同频共振,生机勃勃。

多年来,哈尔滨发挥国家商品粮基地作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发展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现代农业。全市耕地面积达30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800余万亩,粮食产能跃增到300亿斤,实现“十七连丰”。“中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这1碗饭的五分之一就出自哈尔滨。

区划调整 拉开城市骨架

1996年9月4日,省委常委会会议讨论决定: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行政区划共辖7区、12县(市),合并后的哈尔滨市一跃成为全国总面积最大的省会,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一,人口位列全国第五位,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十五位。

随后,2004年、2014年哈尔滨市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如今,哈尔滨市共辖18个县级行政区,包括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7个县。市区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134平方公里扩大到458平方公里,“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09年,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落成,松花江平均水位在116.5米,哈尔滨市的湿地面积稳定了。湿地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生态体验的功能,让哈尔滨这座城市受益良多。如今的哈尔滨市,拥有湿地19.87万公顷,其中:河流湿地16.67万公顷,沼泽湿地0.9万公顷,人工湿地1.5万公顷,湖泊湿地0.8万公顷。

东方小巴黎、音乐之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国际湿地城市……一张张闪亮的名片折射出哈尔滨的魅力,在谋新篇、开新局的新时代,定会书写出更壮美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