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 赓续红色血脉 多元发展写华章

昔日的煤城,现在已经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山水生态城。

上世纪90年代的安邦河。

上世纪90年代的安邦河桥。

双鸭山市水泥厂旧貌。

昔日的双鸭山市水泥厂,现在的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上世纪90年代人民广场改造前面貌。

人民广场。

双鸭山发电厂旧貌。

昔日的双鸭山发电厂,现在的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

永兴桥建设前面貌。

建成后的永兴桥。

御景江山小区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旧貌。

御景江山小区。

曾经的南小市棚户区。

如今的南市区。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志勇

双鸭山,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一座美丽宜居的绿色森林城市。

这里是祖国最东端的地级市,北临辽阔的三江平原腹地,南面是连绵的群山,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

这里在13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出土有距今9200多年的我国最早的玉器。

这里地处中国最大的沼泽湿地群——三江平原湿地群,七星河、雁窝岛、安邦河、千鸟湖、挠力河等国家级和省级湿地,从西到东连片绵延300多公里。

这里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市”,是“国家森林城市”。

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台联合采煤机、第一座现代化竖井、第一座现代化选煤厂,为共和国的成长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这里是抗联精神的发源地,是北大荒精神的聚集地,是《乌苏里船歌》经久不衰唱响的地方……

1947年,双鸭山迎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批建设者,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生产煤炭、粮食等重要物资,为解放战争前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保障,成为解放战争的后方保障地,为共和国的诞生贡献了双鸭山的光和热。

1954年,北大荒的开发奠基人王震将军,带领数万复转军人在这里开荒建设,拉开了新中国农业大发展的序幕。红色基因融入双鸭山市的血脉,闪耀着不朽的时代光辉。

1956年5月25日,双鸭山建市,开启了与新中国同成长、共进步的新征程。勤劳英勇的双鸭山人民,积极投身伟大革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发展,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写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有统计以来,双鸭山累计向国家输送了7亿多吨煤炭、1100多亿斤粮食、900多万立方米木材,有力地支援了国家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为党的事业、祖国建设和龙江发展作出双鸭山的贡献。

双鸭山拥有117亿吨煤炭储量,煤炭产能4000万吨、煤化工产能260万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煤炭工业体系。这里还拥有6亿吨储量石墨。

双鸭山拥有1500万亩黑土地,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产量一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中国饭碗”装着沉甸甸的“双鸭山粮食”。

煤城双鸭山早就贴上了“绿色”符号,森林覆盖率达40%,享有了“黑土湿地之都、绿色生态之城”的美誉。同时,双鸭山还是国家“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宝清大白板瓜子、饶河东北黑蜂蜂蜜等1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畅销全国。

双鸭山地处黑龙江省对俄远东开放的核心区位,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国家一类口岸——饶河口岸,是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全国对俄贸易集散基地。

2020年,双鸭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1956年有统计以来增长65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1978年有统计以来增长253倍。 双鸭山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56年有统计以来分别增长1448.9倍、351.9倍。

当前,双鸭山紧扣转型发展主题主线,培育壮大煤炭、电力、钢铁、粮食、旅游、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煤炭经济向非煤经济、原料向材料“三个转变”,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构建了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企业净增39户,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有统计以来的60.3:30.8:8.9调整到42.5:22.5:35,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3.6%,新登记市场主体3.68万户,比“十二五”末增长69.3%。

正在启动的滨水北城、南市新城建设和棚户区、沉陷区、老旧小区治理改造,实现了老城区换新貌、新城区展新颜。

牡佳客专双鸭山段今年将通车运营,双鸭山将进入“高铁时代”,融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之后的煤城,将跨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本版图片均由张仁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