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树人 教育龙江

巴彦县兴隆乡设立的流动书箱。

扫盲后的农民在读报。

2014年11月,肇州县学子收到希望工程“希望之星奖学金” 。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峰摄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门前,毕业生抛掷学士帽庆祝毕业。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强摄

乡镇小学校设施日益完善。

高考考场外。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强摄

我的家住在东北大森林。 于敏摄

大学生志愿者为希望小学留守儿童助学支教。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峰摄

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教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我省高考日期定于当年的12月24日、25日两天,全省19.5万人从车间、部队、农田、学校涌进考场,最后全省录取新生6540人。这批大学生后来有了一个历史色彩浓烈的特定称谓:“七七级”。

2020年高考考点一景。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峰摄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一诺

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强高等和中等教育,提高普通和职业中学教育,大力发展初等教育,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实行正规化教育;另一方面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大、中、小学的布局和专业设置趋于合理,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翻开龙江教育的百年发展史,在鲜红党旗的引领下,她为革命战争、现代化建设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足迹。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农教育、干部教育、青年教育在全国呈星火燎原之势。193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招收首批研究生,开启了黑龙江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与全国各地一样,加强高等和中等教育,提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推动正规化教育。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扫盲、启蒙教育,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48年,黑龙江建立北安农业学校、克山农业学校等一批老牌中专,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培养急需人才,成为建设黑龙江的中坚力量。

从那时起,他们以知识、智慧和汗水,把沉寂的黑土地变为亿亩良田,开采出我国最大的油田,并孕育形成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上世纪50年代,800多名朝气蓬勃的青年,满怀着建设新中国的热忱,从祖国各地奔赴远在东北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扎根边疆,不畏艰难,建立起一批新学科,创办了一批新专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历史为他们留下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哈工大“八百壮士”,他们身上闪耀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后人始终把国家需求为己任,书写着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时代答卷。

从1949年到1977年,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前进,龙江教育事业开辟新的历程、取得突出成就,为地方发展和迎接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黑龙江教育步履坚实,焕发出新的时代面貌。

从1978年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发挥着基础和支撑作用。鲜活生动、颇具时代特征的人物和故事,成为龙江教育事业留给人们的温情回忆。

面向未来,黑龙江教育发生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启动实施,加强“0到1”基础研究,打造“国之重器”。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稳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卓越研究生教育启动建设……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从1949年的3487名在校生,到2020年50.54万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龙江职业教育实现从旧到新、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形成规模、提升质量的翻天覆地变化。

2019年,我省实现义务教育全域基本均衡,全省200余万名学生受益,初步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义务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思想政治课创新形式,为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五色”教育体系的建立、网络技术等创新应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突出特色与创新……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不仅极大提升了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为国家发展建设筑牢智力与人才之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磅礴力量。

2020年7月我省召开首次研究生教育会议,《关于加快新时代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开启了新时代龙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打造我国区域研究生教育高地的新征程。

抚今追昔,龙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龙江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