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都会 文化龙江

作家萧红。

作家舒群(左)、罗烽(中)、萧军(右)合影。

作家迟子建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京剧《奇女无容》演出现场。

哈尔滨音乐厅交响乐演出。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国良 摄

1979年,中断十年之久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重新开幕。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在音乐会上演奏《金色的炉台》。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黑龙江“四大精神”颂》。

2008年2月21日,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四家展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历时四年打造的中国原创音乐剧《蝶》在全国巡演近百场,并获得国际音乐节特别奖。

哈尔滨市世纪花园社区“世纪之声”军乐团排练现场。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沈丽娟摄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云平

黑龙江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黑龙江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了具有黑土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新中国成立后,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文艺创作独创性,提倡风格多样化,发展不同艺术流派,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全省从城市到乡村普遍建立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俱乐部,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得到迅速发展。龙江剧、二人转、评剧、京剧、话剧、歌剧等各种剧目演出不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之于一个地域,文化如浩瀚苍穹中的点点繁星。牛郎星、织女星、天狼星……星星闪耀,赋予了黑龙江,这座北国边陲之省以更多文艺之韵,律动之美。

和地域有关,黑龙江的文化有着自己的底蕴和传统,因而散发出独特的光彩与魅力。

她,是摩登而洋气的。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和芭蕾舞剧团。西洋文化最早在哈尔滨这座城市绽放出了她的光彩。

她,是深沉而厚重的。从十几万年前的黑龙江发祥地到灿烂的金源文化,从东北作家群到知青文化,从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到“黑龙江戏剧现象”,深深根植于黑土地的黑龙江文化艺术显示出勃勃生机。

文艺舞台,星光璀璨。我省先后有17人18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14个剧目获文华奖,14个剧目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戏曲、歌舞、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协调发展,成绩卓著。

她,是热情而蓬勃的。随着日子“越来越好”,人们于快乐而诗意的追求亦越来越强。110个公共图书馆,15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60多家国有博物馆,8000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80个街道(乡镇)文化站,20000余个文化大院,以及“哈夏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高品质文化活动,让更多人的文艺之心找到憩息之所。

在连续两届中国艺术节上,我省群文队伍原创作品《一定要找到你》、《红高粱》荣获了全国文化艺术最高奖项——“群星奖”。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人们拥抱并享受着多姿多彩的文化。

她,是文学而诗意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版图中,黑龙江文学以厚重深邃、沉实朴素而闻名文坛。

20世纪30年代,萧红、萧军、白朗、舒群、罗烽、骆宾基、金剑啸等一批文学青年在哈尔滨集结,使哈尔滨成为当时中国文学活动最为频繁的城市之一。建国以来,曲波的《林海雪原》、丛深的《千万不要忘记》、乌·白辛的《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林予的《雁飞塞北》等,都是当时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为新中国的开发建设留下了丰厚的文学记录。新时期以来,我省作家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短篇)小说奖、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作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等殊荣;张抗抗、梁晓声、陆星儿、肖复兴等从黑龙江走出去的“北大荒知青作家群”,坚持书写理想、青春、集体、个人等文学主题,黑龙江文学在全国形成了广泛影响。

她,亦是奋进而奔跑的。饶河小南山遗址等4个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东北烈士纪念馆“黑土英魂——东北烈士纪念馆基本陈列”等9个陈列展览获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和“望奎皮影戏”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瑰宝……

黑龙江,因文化而愈加闪耀生辉,因文化而声誉世界。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