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五十七次集体学习发言摘要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永续发展
副省长 徐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关系,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环境与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生态环境价值的传统认识,指引我们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了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发生深刻转变。
二、客观认识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过去五年,我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省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全部实现,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2020年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2.9%,较2015年提高6.0个百分点;62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74.2%,较201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的难度加大,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尚需持续发力。
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百姓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一是科学把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整体思路。以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减污降碳、绿色发展为方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严格落实重点领域污染治理任务。聚焦空气质量改善,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突出抓好“三重一改”散煤污染治理。聚焦水质改善,突出抓好重点流域治理,加强劣V类水体治理,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聚焦土壤污染防控,深入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强化黑土耕地污染防治,持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三是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督察问责“铁齿钢牙”作用,确保中央环保督察、人大执法检查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增强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引导公众监督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形成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