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满旭波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韩波)明确防汛责任人、清除障碍物、对重点防范隐患点采取可靠措施……连日来,哈尔滨市牢固树立防大汛打硬仗的紧迫意识,持续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压紧压实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七大方面为今年安全度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将防汛任务层层分解,确保每个乡镇(街道)和村屯(社区)有上级领导包保,每条河流、每个水库、每个险工弱段、每个城镇内涝重点片区有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
二是全面加强排水设施维护管理。目前,哈市各地已完成对辖区易涝区域、地道桥涵和立交桥、低洼地带、积水点周边、主干路及繁华商圈等路段排水设施清掏养护以及中小型排水管网清掏工作。
三是对各类水库全面落实“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制定病险水库、正在除险加固水库和新建水库安全度汛措施。对3座大型和5座重点中型水库全部落实了副市长包保。
四是持续推进中小河流堤防险工险段消除加固任务,对不能马上消除的险工险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五是加强对河道行洪阻水障碍物清理。截至目前,已清除障碍物371处,恢复了河道行洪区的正常行洪能力,保证河流畅通。
六是落实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监测站点日常维修养护,全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
七是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目前,哈市已重点对矿山、尾矿库、公路建设工程、铁路建设工程等易致灾工程进行了排查,并督导责任单位和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目前,哈市26个重点防范的隐患点已采取可靠措施。
据介绍,近年来,哈市已建立起市、区县(市)、乡、村四级专群结合的抢险队伍和森防、消防、民兵应急抢险队伍830支,抢险人员71687人;成立了由75名专家组成的抢险技术专家组。同时,充分利用蓝天救援队、博能公益救援队等社会力量,建立协同机制,增强抗洪抢险队伍的骨干力量。按照防大汛、抢大险的要求,全市共储备防汛抢险应急物资3大类28项206个品种,总值为6558.33万元,增强了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的物资保障能力。
哈市汛期气象、水文、水务、应急等部门建立了长效会商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根据汛情发展变化及时会商并发布信息,为科学调度和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