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组成“100”队形致敬建党百年华诞

哈飞保障团队的动人故事

哈飞保障团队凯旋。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丽平摄

□裴根 黄海月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丽平

在7月1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由29架直升机组成“100”字样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在这29架直升机中有24架是由航空工业哈飞研制的直19直升机。为确保飞行顺利,哈飞还派出了保障团队。7月4日,哈飞保障团队凯旋。日前,记者走进哈飞保障团队听他们讲述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累并快乐 航空报国心向党

7月1日那天,当看见哈飞研制并由自己保障的直升机米秒不差飞过北京天安门时,哈飞保障团队成员发出热烈的掌声,泪水湿润了他们的眼眶。保障过程中,队员们常常凌晨4点多就起床,也常常奋战至深夜。他们优质高效完成了直升机的保障任务,为党的百年华诞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哈飞保障团队主要由来自客户服务中心、飞机设计研究所等单位的干部职工组成,其中有7名党员。为优质高效完成好保障任务,哈飞与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航空工业昌飞成立临时党支部,并成立旌旗党员突击队和罗阳青年突击队。10个人,两支队伍,一股劲儿,哈飞保障团队全力以赴。

盛夏如火,炎热的天气和繁重的直升机保障任务,常常使哈飞保障团队热到“迷糊”,也忙到“迷糊”。但他们是快乐的,因为心中坚定的信念,也因为航空人的家国情怀,这次保障任务终将成为他们最难忘的记忆。

创新技艺 高效协作解难题

要同时保障好多架机开飞,服务质量和速度是前提。“兵不在多,在精,更在和。”虽然保障团队只有10人,但他们高效协作,就可以实现“2.0、3.0倍速”。

在一次任务中,哈飞保障团队就上演了一次“2.0倍速”。因设计优化,有几架机需要更换风档玻璃,按照原工艺方法,这至少需要15天时间,但因飞行训练需求,用户希望7天完成。虽然看似不可能,但在协调过程中,作为用户联络人的党员、客户服务中心经理庄树军没有丝毫“讨价还价”,他给出了坚定的答案:“我们会全力以赴。”

他马上找到党员、高级工程师郑乔山和高级技师仲维刚研究对策,耗时较长的根本原因是用于黏合玻璃的胶固化时间较长,必须改进工艺方法,关于这一点大家很快达成共识。结合胶的特性和操作难点,大家开始讨论,“能不能想办法改变环境温度、湿度,让胶加速凝固?”“如果改变方法,又该如何验证?”一阵头脑风暴过后,改进方案初步成型。有了方案大家马上分工开干,庄树军负责联络设计并做好人员、物料保障,郑乔山负责对接设计、查文件和编制工艺规程,仲维刚负责试验和具体操作。

在与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沟通、论证并确定工艺方法后,很快,试验开始了。为提高空气温度,仲维刚把机库门窗紧闭,为提高空气湿度,新更换的玻璃旁敷设了几只水袋,一个特定的高温高湿环境形成了。一小时、两小时……持续观察着胶的凝固状态,仲维刚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缓了,试验成功!敢想敢干、善做善为,保障团队这一创新举措,将任务节点成功控制在7天内,难题迎刃而解。

快速响应 精准服务上水平

快速响应,拼的是电光火石的反应,也是未雨绸缪的谋划。

党员、飞机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梁宪福的一次排故,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了看得见的快。一天上午,一架机在飞行过程中局部故障指示灯不停闪烁,训练不得不中断。直升机落地后,一直在机场守候的梁宪福和伙伴们马上登上飞机检查故障原因。短暂的排查后,梁宪福在脑海中不停地再现着这一部位的工作原理,结合设计手册,他在心中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故障定位。为直升机做通电试验后,他又进一步将故障点定位在两个成品上。只见他用手摸了摸那两个成品,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刚刚的试验,梁宪福给出了最终答案。“把这个传感器卸下来,一定是它发生故障。”事实证明,正是如此,更换传感器后,故障果然马上排除。这种“手起刀落”的手法,是快速响应的典型写照。用户在现场不禁连连点赞,他们说:“保障团队,太给力了。”

而助理工程师、现场质控员宋帅的响应,是看不见的快。90年出生的宋帅,有着超出年纪的沉稳。早在保障任务开始前两个月,他就已经为优质高效开展工作做起准备。这两个月里,他并行开展着技术状态梳理、典型故障统计、用户需求调查、航材备件摸底、任务用户沟通和直升机大体检6项工作,让保障团队可以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做到真正的快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