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引领

周英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炼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引领中华民族为实现人民解放、民族复兴英勇斗争、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

一百年前的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我们的祖父辈、曾祖父辈在四起的烽烟中仓皇流离,在无边的贫困中凄惘沉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彼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时局中擘画人民之幸福、民族之复兴,其面临的阻力与危险无可揣测,诚可谓之以危不旋踵,阻力如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担当起时代大任、民族大任,改变历史走向、扭转民族命运,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着人民解放、民族复兴英勇前进。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团结带领广大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付出巨大牺牲,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重新昂首于世界东方。

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之中。

伟大建党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结合的产物

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起远大理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基石,其中凝聚着强烈的民族气节、浓厚的家国情怀、勇毅的斗争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高扬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历经百年艰苦卓绝的抗争,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如磐、矢志不渝,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斗争的新方式、新道路,取得了世所瞩目的伟大成就。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稳固的理论基石与坚定的信仰,是指引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秉志前行的航行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无畏艰难险阻、无畏血雨腥风,带领广大人民干革命、搞建设,始终把人民的幸福挂在心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政治品格。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同各种艰难险阻进行斗争。中国共产党起身于民族危亡之际、山河破碎之秋,只有具备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的斗争品格,才能擎起时代大任。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畏一切反动势力与艰难险阻,浴血奋战、英勇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持续胜利,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风险与灾难此消彼长,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英勇无畏的斗争品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后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向着民族复兴迈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赤胆忠心,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无私奉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纪律建设、组织建设,随时随刻与党内错误倾向进行斗争,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以强大凝聚力保证强大战斗力,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持续胜利。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