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抢修水毁道路。 大兴安岭地区交通局提供
本报10日讯(王钢锋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磊)10日9时58分,呼玛县北疆乡长山村村民王宁驾驶的轿货车平稳通过北疆至桥西公路的水毁恢复路段,至此,大兴安岭地区洪水水毁公路已经全部抢通完成。
进入6月以来,受多轮强降雨影响,大兴安岭发生了历史罕见、全流域、超标准的特大洪水。先后有3条国道、12条县道、20条乡道、29条村道因水毁出现局部交通中断,53座桥梁、114道涵洞、35处防护项目被洪水冲毁,水毁路基811104立方米、路面279345平方米。
面对严重的公路水阻、桥梁毁断,大兴安岭全区交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将抢修道路、保障安全通畅当作首要任务。行署分管领导奔波于各条水毁路段现场指挥,地区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身先士卒,带领全区交通人员快速响应,以汛为令,调运设备、加固路基、抢修便道、搭建便桥……在与洪水较力的战斗中,全区交通人员挂图作战,逐一销号,经过25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全区水毁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清零,局部中断的75条公路全部恢复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