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战略规划 发展产业体系

呼兰推进“二次创业”闯新路

位于呼兰河口湿地公园的网红海。

工人在包装绿色农产品。

□文/摄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宝森

哈尔滨市呼兰区在完成利民开发区托管后,推进“二次创业”闯新路。呼兰区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4”现代产业体系,聚焦确立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文化旅游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现代物流等4个新兴产业,力争再造一个“新呼兰”。近日,记者走访了呼兰区一些经济部门和企业,了解全区经济发展可喜变化。

开发区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平台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哈市呼兰区的哈尔滨新龙晶动植物蛋白制品有限公司看到,新工厂生产线已经正式生产了。这是全省在产的最大动物血液处理企业,主要是利用畜禽血液生产血球蛋白粉,年生产能力2000吨。

同时,呼兰经济开发区正紧锣密鼓地建设道路,目前已建成2条,今年将再建4条,并将建设20万平方米的厂房,具备基础承载能力,以便入驻企业可以快速建设投入产品生产。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随着呼兰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呼兰区“二次创业”已经开始红火起来了。

近期,北京凤凰控股集团等12家企业携资80亿元,与呼兰区签订了集中入驻呼兰经济开发区的协议。

“我们开发区在今年5月31日获得省政府土地成片开发方案批复后,投资项目开始有地可落。目前正在推进落地的有10个,投资额10亿元。其中有石墨烯、应急装备制造、8万吨供排水管材和无人机产业园等4个大项目在等待开发区标准化厂房的落成。”呼兰区发改局副局长赵京源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赵京源介绍,呼兰区积极推进“二次创业”,全力招商引资,全区储备了招商项目115个,总投资783.15亿元。目前,他们已经招商落实了15个市级大项目。在资金方面,他们积极向上争取,在去年争取到3亿多元项目基础上,今年又争取了4.2亿元建设开发区的政府债券项目资金。同时,他们创新开发区建设发展管理模式,引进招商平台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绩效化考核的委托招商管理模式,政府由“前台”管理变为“后台”服务。

据了解,呼兰区将全力培育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产业和现代商贸流通4大产业,呼兰经济开发区将以这些新兴产业为主,将建设包括9万平方米粮食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的现代物流产业园、石墨烯生产基地等。目前,一大批项目已经完成了招商,超百亿元投资项目在等待落地,呼兰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平台,承载着呼兰的新经济发展希望。

传统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设。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呼兰区长岭街道的哈尔滨市兴利米制品有限公司看到,企业车间在紧张地生产各色杂粮产品。在公司产品陈列台上,摆满了糯甜玉米糊、杂粮包产品。公司经理曹光兴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生产各种杂粮产品,尤其玉米糊这一项,畅销全国。

发展绿色农副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是乡村振兴的最佳选择。

记者先后走访了多家农业产业链条上的食品加工企业。沿呼白路走下去,40多家食品深加工企业延绵数公里长。

呼兰区全力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让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条“活”起来。作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龙头的兴利米制品、华阳公司等6家企业,不但有线上销售队伍,线下供货全国3万多家超市。他们带动全区近50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走向全国,带动全区绿色农产品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畜牧业是关键。在呼兰区,畜牧业产值几乎占据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大力发展一批屠宰龙头企业,也激发了农户从事养殖的积极性。以规模化养殖为方向,长岭街道信生蛋鸡养殖有限公司、石人镇乾坤生猪养殖合作社等规模化养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创出了品牌,呼兰鸡蛋荣获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鸡蛋地理标识。同时,畜禽屠宰企业及时跟进。哈尔滨市昌泰牧业有限公司每天屠宰蛋鸡3万只,哈尔滨市信诚食品有限公司不但屠宰猪,还能屠宰鸡、鹅。屠宰企业带起了猪、鸡、鹅的规模养殖发展。食用菌产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近期,呼兰区出台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实施方案(2021-2025)》,2021年全区规划食用菌生产规模为800万袋,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食用菌栽培509万袋,品种包括木耳、平菇,现陆续开始采摘、晾晒。

冷链的完善配套,成就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如今,许多农业深加工企业、屠宰企业都建起了相当规模的冷库,保证了产品的储藏。目前,全区1万立方米以上的冷库超过10家,能够有效地调剂市场需求变化,促进了整个链条增值。

据呼兰区农业农村局统计,全区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规模以上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现在,全区每年有超过7万亩鲜食玉米、49.5万头生猪和每天6万枚鸡蛋送上全国百姓的餐桌。目前全区有22个已批和待批复的绿色标志品种。

培育两大主线做强旅游产业

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资源,大旅游产业就有了立足之地。呼兰区依托历史文化和国内最大城市湿地资源,培育历史文化旅游和湿地休闲旅游两大主线。

据了解,呼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存各类文物遗址8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10处,1997年,呼兰被评为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呼兰文庙始建于1927年,1938年建成,坐落在呼兰历史文化公园内,其占地面积12800平方米,是东北地区保存完整、规制齐全、规模宏大的清晚期古建筑群。呼兰区重新修缮呼兰文庙,使这座古建筑再焕新颜。始建于1908年的呼兰区天主教堂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圣母院”,经保护式修葺,该教堂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萧红故居纪念馆的建成,让人们领略了从呼兰走出来的现代乡土作家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对龙王庙、城隍庙古建筑、古文物等历史遗存的保护修缮,使游客充分体验萧乡文化。

开发沿江生态旅游产业。呼兰区充分借助沿江的大顶子山水利枢纽工程、呼兰网红海,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开发文旅和康养项目,打造沿江旅游产业带。发展集休闲、种植、采摘、垂钓等为一体的农家乐产品,推动观光、休闲、体验为主的“周末经济”,打造哈尔滨市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