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行

作者为大三学生授课,摄于1986年5月

□康达科夫·鲍里斯(俄)

1985年,我还是彼尔姆大学的一名年轻教师,刚通过莫斯科国立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即将被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派往中国担任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我欣然应允。

我虽对中国了解不多,但一直对这个历史悠久、伟大坚强的文明古国感兴趣。小时候,我喜欢读中国故事;长大后,愿意翻阅史料,看过长城、天坛和故宫的图片。我的父亲(当时他已去世10年)曾在哈尔滨参加过对日作战。我们把他从中国带来的一些小物件珍藏在家里。

不久,我便开始了中国之行,与我同行的还有其他11位教师,分别前往北京、哈尔滨、上海、南京、西安等地的高校任教。我被分配到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很快我就发现,这是一所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现代科学的最新发现,接受高水平教育。

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我首先接触到的是从事俄罗斯研究的教师。他们中的一些人曾于20世纪50年代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学习,还有一些人在中国学习过俄语。这些人性格迥异,但有很多共同点,一个特殊的称谓很快在我脑海中形成,我开始称这些人为——“中国的俄罗斯学家”。我记住了我身边所有中国教师的名字和他们的工作。还有许多帮助我解决无数日常生活问题的老师和翻译家,他们毫不吝惜自己的时间,给予我莫大的帮助。这些“中国的俄罗斯学家”都是我的好朋友。在我离开中国后,我与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保持着多年的联系。

还有一些人已经逝去了,他们将成为我永恒的回忆,一如1985年与他们初遇一般,如此善良澄澈的模样永远镌刻在我心房。

“中国的俄罗斯学家”们都是品德高尚、聪慧睿智、乐于助人、灵魂芬芳的人。他们不仅精通俄语,而且对俄罗斯和中国文化都有深刻了解。通过与其他省份高校的俄语同行进一步交流,不难发现,这些高贵的品质是“中国的俄罗斯学家”们共同的性格特质,比如齐齐哈尔大学李延龄院士,一位俄罗斯侨民文学的收藏家。

几乎所有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的俄罗斯人都积极参与了俄罗斯文学的翻译——要么是古典文学作品,要么是当代作品。

随着与“中国的俄罗斯学家”深入交流,就会发现,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处理是多么认真:有时我会花几个小时与之探讨某个短语(甚至单词),以了解其深层含义和情感色彩,了解这些词会唤起读者怎样的情感共鸣。

中国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他们是学习上的有心人,努力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我很幸运,与两位硕士——贝文力和王征共同工作。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细心谨慎、坚韧不拔、对异国文化深度尊重的中国学生品质。他们也成为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当我回到祖国时,我意识到摆在我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延续中俄友谊。2021年,彼尔姆大学语文学系将招收第一批“师范教育”方向的俄罗斯学生,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汉语教师。配套教材将于2026年出版,我们已陆续收到来自彼尔姆边区各地的入学申请。汉语正逐渐成为我们这一地区的主要外语。

(本文作者为语文学博士、教授,俄罗斯彼尔姆国立科研大学语文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