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家属楼加装电梯。
□文/摄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汉夫
今年5月,哈尔滨市出台《哈尔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指导方案》,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日,记者走访中了解到,《方案》出台后,目前,哈市首批已有10个单元楼完成业主签字,申报加装。
有政策补贴 10个单元申报加装
“经本单元全体业主友好协商,在自愿基础上,就本单元加装电梯事宜达成意愿……”近日,一则加装电梯的公示粘贴到了哈市道里区工程小区112栋2单元的单元门上,这也标志着该单元距离加装电梯又近一步。
工程小区112栋楼1997年进户,2单元共7层。今年69岁的业主代表李阿姨告诉记者 ,“我们单元共12户,基本都是退休的老人,最年轻也60多岁了,年龄最大者87岁。很多人上下楼费劲,很长时间才出次门,加装电梯的愿望很迫切!”
李阿姨告诉记者,经过协商后,业主们立即行动起来,建立微信群研究安装电梯事宜。“对于加装电梯一事以及费用,单元业主达成一致。”李阿姨说,按规定业主同意并签字后,大家又与施工单位敲定设计方案及电梯品牌,剩余的申报程序均由对方负责。“审批便捷还有补贴,这样加装电梯我们很满意。”李阿姨说。
“该单元业主选择加装的电梯是国产品牌,整个加装电梯工程的费用共40万元,由于每部电梯政府给予15万元的定额资金补助,业主实际只需花费25万元即可。按照楼层的不同,加装电梯资金分摊比例协商确定,一、二楼居民不用出资,三楼居民每户出资1.5万元,每增加一层每户多花5000元,最高层住户出资3.5万元。”负责该单元加装电梯工程总包单位负责人介绍,公示过后,下一步,哈市道里区住建部门将对加装电梯工程总包单位提交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
为推进老楼加装电梯,今年哈市出台《哈尔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指导方案》就政府补贴、承办主体、适用范围、资金筹措、签订协议、组织实施、推进措施等7方面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省电梯协会秘书长张仰明告诉记者,《方案》出台后,目前共有10个单元提交了加装申请,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悬空老人” 实现“上下自由”
“叮咚!”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焦大爷乘坐电梯下楼了。“告别了每天爬楼梯的日子,真幸福。”他笑着说。
焦大爷居住在香坊区红旗大街102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家属楼4单元,这是一个有着20年历史的老楼房。住在这里的多是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2019年哈市将该单元纳入加装电梯试点,去年10月这部电梯正式启用。
日前,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单元加装的电梯是一个高20米,周身玻璃幕墙的钢结构建筑。单元门前,施工方在原单元门与电梯建筑之间空地,新建一个约4平方米大小封闭前室,连通原单元门和电梯入口,并在该前室安装了电子门作为新的单元门,居民进门后,向左转可走楼梯,向右转可乘坐电梯。
加装电梯投用后给百姓出行带来便利,后期管护又由谁负责?“依据当时与业主的约定,电梯投用后,我们也负责日常运营维保。”负责该单元加装电梯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单元这部电梯一年所需的各项维保费用约5000元,由3层至7层住户分摊。
加速推进 但仍有难题待解
老楼加装电梯破解了老旧小区高层居民出行难题,为加速推进该项目,近年来哈市也采取了多项举措,居民在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小区加装电梯存在的几大难点。
走访中,部分居民表示,目前哈市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需要经本单元2/3住户以上业主同意,并且其他业主没有明确的反对意见,才可以申请加装电梯,实际为本单元100%的居民签字同意才行。而这个环节是最基础也是推进最困难的,耗费大量人力精力。
对此,哈市政协委员高璇建议,哈市可以在征求居民意见阶段适当降低门槛,在加装电梯居民签字阶段,将报建前提改为征得“所在楼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该项签字范围的调整可以惠及大多数居民,也能够保障多数住户加梯意愿得以实施。
此外,加装电梯费用分摊也是一大问题。7层左右的楼房,一个单元加装一座电梯所需费用约45万元。目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出资方案为一、二层不出资,以三层为基准,每增加一个楼层递增分摊费用。按加装45万元的电梯算,扣除政府15万元补贴,每户出资约为1.5万元~4万元,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哈市政协委员王宁建议,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有老旧小区推行由企业进行投资、居民付费使用的“共享电梯”模式。她建议,哈市也可以借鉴推广“共享电梯”模式。“共享电梯”的特点是免费安装、有偿使用。一方面,投资加装“共享电梯”的企业可获得业主使用电梯收入、电梯广告收入及其他附加收入;另一方面,电梯安装后,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提升了房屋的产权价值。此外,从长远角度看,这一模式的推行,还可推动电梯、建筑施工等行业的繁荣发展。